一些人總是迫不及待表現自己有多厲害。這種情況,這些年來遇到不少。
中學時期在巴士偶遇一位泛泛之交的中學同學,她開口閉口就告訴我,自己有多少男人追,自己拒絕了多少追求者,懊惱要挑選哪一個追求者當男友。當時我還年少,不知她為何滔滔不絕告訴我這些事,覺得莫名其妙。
ADVERTISEMENT
讀書時的一些討論會上,總有人千方百計表現自己的看法異於常人,老提到別人想不到的角度(沒建設性的),營造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的形象,希望自己鶴立雞群。他們只想主導討論的方向,當群體裡的意見領袖。
後來在同學聚會上,總有一兩人迫不及待對社會課題發表某種見解,展現出自己很有墨水,很有學識,很有才華。也總有一些人急於告訴大家,自己的事業有多成功,賺了多少錢,上司和公司沒了他不行等等。
還有一種情況,即便只是閒談,每當談到時事常識的話題,總有人秒變人肉維基百科搶答,答中沒獎也無所謂,只要是第一個正確回答的人,就自我感覺良好。
上述的種種情況都有一個共同點,這類人最害怕的是,別人不懂他有多厲害,再通過展現來滿足自己。
淺白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就是老生常談的“因自卑而自大”心理運作機制。自大的人是最自卑的,這類人比任何人都需要其他人的認可,來建立信心。所以,他們往往急於表現自己,來證明自己厲害,填補內心自卑的坑洞。
一個人希望自己厲害,其實沒有錯。更準確的說法是,他們希望自己是一個聰明人。因為在一般認知裡,聰明的人往往更受歡迎。
表現厲害來證明自己,只是其中一種社交方式,但能不能通過這方式,讓更多人真正的喜歡自己,就視乎表現的方式是高明還是笨拙。
到了某種的年齡,身邊似乎有更多這樣的人。因為隨著年齡漸長,來到交出人生成績單的時刻,人會檢視自己的過去。有人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無所作為,也有人拒絕接受,表現自己厲害的渴望隨之加深。到最後,因為急躁而笨拙的表現自己,反而得不償失。
我谷歌搜尋“何謂聰明人”,想找出最佳的表現方式。到最後,我看到這個答案:你要學會接受,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