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2:06pm 20/06/2023

假和尚

佛教青年

假尼姑

拒绝假和尚

传单

假和尚

佛教青年

假尼姑

拒绝假和尚

传单

佛教青年派发“拒绝假和尚”传单 在菜市场驱赶2假僧人

(北海20日讯)一群自发性到北海经常出现假僧人的菜市场和咖啡店5个地点,向民众及商贩派发“,过程中还揪出2个

负责带队的刘峻宾受询时说,他们一行6人昨日到北海一带,协助槟州和谐机构派发传单。

ADVERTISEMENT

刘峻宾(右四)带领一群佛青,到巴刹向小贩民众分发“拒绝假和尚”的传单。

他说,在宣导过程,他们先在斯里乌达巴刹发现一名身穿白色素衣的假尼姑,钵内都是三宝、手绳等;之后在阿波罗巴刹发现一名来自邻国的假和尚,在证实他们都是假和尚与假尼姑,当场驱赶他们。

假和尚假尼姑死缠民众

他说,当地大部分小贩与民众其实都已知道勿给钱,但假和尚尼姑死赖不走,就以“打发”的心态给了他们一两令吉请他们离开,即使知道这做法并不对。

他说,真正的出家人不可到每一张桌子化缘,只能站在街边或一个定点托钵,等待民众供养;而钵内只可以放食物,不可以放三宝或现金。此外,真正的南传和尚过后中午12时,是不再外出托钵。

一名泰国籍男子冒充和尚当场被识破,分派传单的青年把对方驱离现场。

他希望会有更多的佛教徒,加入此正确布施的宣导工作,包括抗拒附佛外道。  

阿波罗各行业市场盂兰胜会主席王炳辉说,由于假和尚“赶不胜赶”,民众在这方面也没有执法权,因此希望移民局能够到假和尚出现的“热点”取缔。

僧侣不主动索取任何东西 不募化钱财

“拒绝假和尚”传单的内容,特别点出供养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正确的托钵方式,民众可从中辨别真假和尚。 

“拒绝假和尚”传单的内容。

供养时应注意的事情,包括(1)不接触到出家人,(2)信徒们可以供养饭、饼乾、花或其他日用品等。

出家人托钵时,(1)视线只是关注自己的钵;(2)不主动向人索取任何东西;(3)不会手拿佛牌、念珠或任何物品,向人化缘;(4)不会向人募化钱财;(5)过了中午时段,不再外出托钵。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17pm 25/03/2025
僧人勿洛一带化缘 民众误当假和尚 报警
王先生在勿洛北1街第216座外看到僧人化缘。(新明日报图)

(新加坡25日讯)僧人到勿洛一带化缘,有民众以为是“假和尚”讨吃、要钱,当场报警。庙方义工解释,化缘是僧人日常,只接受食物绝不讨钱。

《新明日报》报道,读者王先生(50余岁)指出,他于本月19日上午在勿洛北1街第216座小贩中心和巴刹外,看见两名僧人化缘,一旁还有三四名“帮手”。

他指出,平时在新樟宜路上段(New UpperChangi Road)第58座的巴刹外也见到同一批的僧人。

“他们每次在上午大约8时许出现,不少民众都会上前去给食物。我也看过有人掏出别的东西放入他们的钵盂,可能还给钱,也有人当场向他们跪拜。”

他也说,这些僧人周围总是有好几人帮忙收取食物,疑他们是“假和尚”,他当下就报警了。

据了解,僧人也会到勿洛北第85座的凤山巴刹。

媒体走访时,在附近工作的洪女士(50来岁)和张小姐(30多岁)都说,每周二都会看到僧人来化缘,不少人送上干粮和食物,相信僧人并非“假和尚”。

来自拥60年历史寺庙

据了解,这批僧人来自勿洛径的巴礼莱佛寺。该寺庙拥有逾60年历史,是新加坡具代表性的南传佛教寺庙之一。

媒体走访该寺庙,义工洪先生说,寺庙的僧人确实会到附近一带化缘,但是只收食物,不讨钱。

“有些民众可能不太了解,出于心意就给了钱。如果收到钱的话,一般上由其他义工收集后放入寺庙的基金,僧人是不会拿钱的。”

佛寺:非首次被误会

巴礼莱佛寺义工洪先生说,僧人外出化缘,这并非首次被公众以为是讨钱。

他指出,寺庙主席也曾为了澄清该情况,在网上发文强调,僧人化缘只取食物,并呼吁公众不要给钱。

根据该佛寺于今年1月在脸书的贴文指出,南传佛教僧人自出家起便被告知得靠化缘为生,而作为回报,僧人会教导世俗之人如何把佛教教义运用在生活中,过上幸福无压力的生活。

“这是我们25年前开始不断努力教育公众的事情。”

只收食物不讨钱

根据巴礼莱佛寺的贴文,佛寺僧人外出化缘的做法如下:

民众可把食物或食材放入钵盂;严禁将钱放入钵盂;剩余食物会与社区有需要的人分享;僧人化缘期间持钵盂站立,不会开口或示意要求布施。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