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7日訊)“第三屆情牽中馬”徵文大賽成績出爐,作品整體水平提高,參賽者通過文字,傾吐馬中情誼的可貴,珍惜兩國深層的友好邦交。
中國駐檳城總領館、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南洋商報及中國報聯辦的“第三屆情牽中馬”徵文大賽,經過長達3個月的徵稿期以及超過一個月的初審和評審後,成績終揭曉,並於週五(16日)舉辦頒獎禮。
ADVERTISEMENT
在冠病疫情期間發起的這項徵文賽,過去兩屆的頒獎禮都是線上舉行,而今年是第一次舉辦線下實體頒獎禮。
收穫1167作品包括國際學校
聯辦單位接獲來自全國各地共1167份參賽作品,整體水平比過去更高之餘,之前未曾參與的學校學生也開始響應,包括來自各州國際學校的參與者。
檳州社會發展及非伊斯蘭宗教事務委員會主席章瑛與中國駐檳總領事周遊斌親臨頒獎禮會場並主持頒獎。
其他頒獎嘉賓包括星洲日報北馬高級區經理洪葆芩、光明日報總經理謝進鏵、中國報北馬區經理劉峻賓、南洋商報霹靂州經理黃佩詩以及徵文賽活動統籌黎添華,星洲媒體北馬區業務經理邱武才也與會。
周遊斌:作品真情實感令人動容
周遊斌說,參賽者圍繞“中國與我”這個主題,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對中國所見、所聞、所感和所盼,表達了對中馬友好交流的見聞和體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對中馬深化務實合作、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的展望。
他指出,還有許多參賽者對“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話題有著濃厚興趣並發表獨到見解,字裡行間透露著大家對中馬友誼的真情實感,令人動容。
他也說,中國駐檳總領館將舉辦更多有意義的中馬兩國青年交流活動,不斷深化兩國青年的相互瞭解,促進中馬青年為兩國關係發展貢獻力量,讓中馬友誼薪火相傳。
章瑛:友族參賽者增加令人鼓舞
也是檳州政府華校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席的章瑛指出,中文是世界上其中一種最難學、難懂和難記的語言,而這語言,成了海外華僑引以為傲的一種中華民族文化的圖騰,是開啟中華文化寶藏的一個鑰匙,更是一種身分的認同。
她說,大馬憲法保障人民學習母語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母語,在傳統上保留自身的文化,並在社會里求同存異。
她也指出,先輩們為了確保下一代的文化傳承,因此在各地興建華文小學與中學,我國目前擁有約1302所華小、82所國民型中學和63所華文獨立中學。
此外,章瑛也欣見情牽中馬徵文賽保留了友族同胞組,而參與者人數也比往年多,這是令人鼓舞的現象。
謝進鏵:為兩國情誼互動盡一分力
謝進鏵追溯道,徵文賽當初是在疫情期間發起的,疫情封鎖阻礙了想到中國旅遊、探親、深造或生意往來的國人。有鑑於此,4報聯同總領館在這段期間推出“情牽中馬”徵文大賽,為兩國情誼互動盡一分力。
“當時,反應相當熱烈,雖然活動只是北馬發起,卻成功在全國各地收到上千份作品。”
他說,在舉辦第二屆賽事時,來自中馬和南馬的作品激增,反映這場紮根北馬的徵文賽已成了全國性活動。
“我們還在第二屆賽事中增設了友族同胞組,讓非華裔參與其中,他們的作品讓人驚豔,也讓我們看到此賽事如何促進種族互通,以及讓友族同胞進一步瞭解中國。”
他說,明年是馬中建交50週年紀念,相信明年的賽會將突破今年的規模,參賽作品也一定能打破記錄,為兩國建交週年紀念寫下真摯一頁。
萊拉:全家陪同領獎共享喜悅
來自馬六甲華文國民型中學的友族生萊拉(中五生),是第二次參加“情牽中馬”徵文賽(友族同胞組別),上屆獲得季軍,這次則更上一層樓奪冠。
校方肯定萊拉的表現,並批准她請假以北上檳城親領獎項,而親人更是全家出動,一路陪同她來到頒獎禮現場,共享獲獎喜悅。
萊拉父親阿斯曼告訴記者,他讓孩子們都接受華文教育,以分享彼此在大馬這片國土上的文化及語言,學習如何共同生活以及攜手齊進步。
自4歲開始便接受華文教育薰陶的萊拉,對中文深感興趣,雖然不易掌握,但覺得每個中文字都很特別,帶著不同的意思與拼音。
她的徵文題目是《我的夢想–中國》,夢想日後能遠赴中國清華大學深造,並懷想成為中文老師,或未來有機會鑽研醫科的話,也能成為懂得使用華文與病人溝通的醫生。
陳卉馨:以茶撰文首次參賽摘冠
霹靂怡保深齋中學高一生陳卉馨以茶作為其撰文的靈感以及與中國的聯繫,並帶出絲綢之路以及中國先輩們來到大馬的故事。
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情牽中馬”徵文賽,並拿下高中組別的冠軍,其徵文題目為《一盞鄉情》。
219人參賽6人獲獎 恆毅中學奪榮譽獎冠軍
恆毅中學在今年“情牽中馬”徵文賽中,榮奪學校集體榮譽獎的冠軍;該校共有219名學生參賽,其中6人入圍獲獎。
恆毅中學校長盧思冰受訪時說,校方非常鼓勵學生參加這項徵文賽,特別是疫情後,有這個平臺來推動學生寫作是非常好的。
她甚至親自跟進學生的報名參賽情況,並在週會上鼓勵學生把握此良機,是否獲獎乃其次,最重要是參與,而老師也積極加以推動。
她代表學校發表獲獎感言時也說,恆毅秉持紮根本土、放眼全球的理念,鼓勵學生參加這項徵文賽;此項活動不只栽培更多優秀寫作人才,也讓年輕一代的華裔子弟能通過“中國與我”這議題,深入探討自身民族文化之根,並進一步理解馬中友好關係。
情牽中馬徵文賽各組別優勝名單:
學校集體榮譽獎 |
冠軍: 檳城恆毅中學 |
亞軍: 柔佛利民達中學 |
季軍: 檳城檳華女中 |
高中組成績: |
冠軍:陳卉馨–《一盞鄉情》(霹靂怡保深齋中學) |
亞軍:陳柄傑–《傳承與創新》(檳城威南日新) |
季軍:陳憶恩–《當文化本真·延傳承薪火》(檳華中學) |
特優獎:呂傳馨–《中國與我》、劉家弘–《龍象共舞》、林潔瑤–《藥香》、陳施豫–《恰逢戲曲,不見戲客》、林芷瀅–《中國與我》、林子玲–《與秦始皇的靈魂之旅》、張芷敏–《與》、曾炳皓–《華》、彭凱玲–《一絲一情–紅結》、黃永耀–《孤獨旅者》 |
佳作獎:李妍穎–《給中國的一封信》、陳永琳–《連》、楊薈誼–《盛開的牡丹與大紅花》、葉松伶–《緣.源》、黃歆妤–《剪紙情緣》、楊喻婷–《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林䔝彤–《水墨契約》、陳嘉萱–《兩岸情》、溫鈞雯–《最美好的相遇》、蕭慧薇–《即便赴湯蹈火,我們都無所畏懼》、鄭瑋劼–《與神秘東方相遇的年少時光》、韓詩琴–《星辰的守護》、龍籍彤–《墨香》、林家毅–《水之道》、陳宇軒–《華夏故鄉》、陳昱瑾–《宣紙上的知交》、吳育錴–《嚮往的中國之旅》、陳華琦–《光》、謝慧心–《中國式浪漫》、李雋熙–《我正走向你》 |
初中組成績 |
冠軍:俞悅沛–《中國與我》(八打靈公教中學) |
亞軍:楊芷萱–《永恆》 (柔佛利民達國中) |
季軍:陳昕妤–《火鍋》(檳城韓江中學) |
特優獎:林頌捷–《新時代新徵程.共築中國夢》、彭靖涵–《中國與我》、彭恩琦–《漢服情結》、諸芊霖–《人間煙火》、張凱旋–《美食天下》、吳俞慶–《我參加了中馬減貧活動》、劉佳明– 《中國和我》、龔慧恩–《中國重慶之旅》、張友誠–《我最想去的中國景點》、魏薈瀅– 《我所認識的中國》 |
佳作獎:陳芊瑜–《中國與我》、黃睿–《魅力中國》、陳怡佳–《中國與我》、陳姵仟–《回首中國. 北京在望》、黃英旭–《中國之旅》、吳芯儀–《情有獨“中”》、鄭喬恩–《神遊》、李炫毅–《美好的嚮往》、曹紫淇–《馬來西亞最佳夥伴-中國》、黎翹嫻–《邂逅. 美麗的中國》、劉軒文–《我愛中華文化》、華芯苡–《中馬‘異地戀’》、謝欣洳–《中馬共榮》、黃雨譞–《中國與我》、藍紫綺–《中國與我》、林恩卉–《中國與我》、林敬軒–《我眼中的她-中國》、黃炘熠–《中國與我》、王顗晴–《中國與我》、林新宇–《在中國的一段美食之旅》 |
公開組成績 |
冠軍:賴晨芳–《掌紋》 |
亞軍:鍾星彬–《在您懷裡,撼動》 |
季軍:劉宇恩–《中國與我》 |
特優獎:廖子涵–《憶敦煌,只等你春夏》、張秀彩–《傳承》、陳玫璇–《一縷血脈》、麥惠雯–《一杯茶,品味中華文化》、陳建榮–《帶本唐詩,到中國尋詩》 |
佳作獎:李欣悅–《歲月失語,唯石能言》、黃詠倫–《因三國,認識中國》、趙健善–《中國與我》、黃冰蕊–《去福建猜燈謎》、劉瑨–《不是普通的坑》、吳詩玉–《長城夢,江南情》、陳逸文–《襄陽夢》、王金秀–《中國與我》、莊詩琦–《我的祖籍叫“思明”》、周薇庭–《我的姓氏—周》、陳香樺–《開一家中國店》、鄭慧晏–《中華情》、葉漫瑩–《清明》、林嘉韻–《交接與傳承》、呂振豐–《沉澱》、郭偉隆–《性華何處更尋根》、邱欣斐–《一位影響我至深的人》、藍智繽–《回。 去》、葉麗青–《難忘故鄉情》、黃國強–《聚是一團火》 |
友族同胞組成績 |
冠軍: 萊拉(LAILA MAISARA BINTI ASMAN)–《我的夢想–中國》(馬六甲華文國民型中學) |
亞軍: 陸飛(MUHAMAD LUTFI FIRAS BIN NUR LUKMAN)–《中國與我》(大山腳日新中學) |
季軍:艾絲雅(Aishwarrya Sakkravarthi)–《我向往的中國之旅》(師範學院) |
佳作獎:蘇菲娜(Sufinah binti kamal)–《馬中友誼》、卡麗莎(Khalisah Binti Kamal)– 《馬中關係》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