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视障者从事的行业,人们最常联想到的或许是按摩业。其实,只要接受培训,他们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所长,贡献一己的劳动力。

槟城圣尼古拉盲人之家咖啡厅(St. Nicholas’ Home Cafe)就是为了上述目的,为视障者而办的职业培训场所。既是咖啡馆,也是实习工作坊。
ADVERTISEMENT
备有无障碍设施
咖啡馆经营起来毫不马虎,从装潢、菜单、设计、到摆设都获得专业人士的义务性指导或咨询。馆内气氛舒适,设计简洁,还特备有无障碍设施和盲文版菜单。

一踏入咖啡厅,即迎来开放式吧台。4名视障者在2名普通职员的协助和指导下,轮流在此为客人点餐、准备饮料和收银。
“这就是我们要向大众展示,视障者能胜任餐饮工作的地方。”

周嘉敏:助视障者建立自信
圣尼古拉盲人之家总经理周嘉敏接受《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访问时说,普遍的就业环境对视障者不太友善,他们往往被认定工作效率慢,或者无法胜任有挑战性的餐饮服务。所以,即便是具备相关专业条件,也鲜少被聘雇,难以发挥所长。

她希望这家咖啡馆的营运可破除大家的迷思,让雇主对视障者的工作能力有信心。与此同时,也帮助视障者建立自信,为投入外界的职场累积经验。每名实习生可在这里工作1至2年,之后就要自己到外面闯事业了。
2014年至今培训逾90人
该院是全马唯一提供视障烘焙课程的机构,招收来自各州属的学员。自2014年创立至今已培训超过90人。但毕业后踏入烘焙业的不多,只有一些毕业生靠居家烘焙自销,才有机会继续发挥所学。

“近年成功被面包店和酒店烘焙部聘用的两名毕业生,都在疫情期间分别因公司倒闭和裁员而失业。其中一人已回到家乡吉隆坡卖云吞面。”

周嘉敏说,有些快餐店愿意聘雇视障者,让他们就业不成问题。但是,在店里执行餐厅设定的标准程序,不免让他们感到失落。
烘焙部接单制佳节饼乾
圣尼古拉盲人之家培训中心除了靠民众捐款,烘焙部每逢农历新年、开斋节、屠妖节和圣诞节会接单制作佳节饼乾,帮补各部门开销。

周嘉敏说,在咖啡馆工作比起制作佳节饼乾更有挑战性,因为实习生得直接面向客人。工作范围也不再是单纯地待在厨房的烤箱旁,还要学习摆盘、送餐到餐桌、收银以及在开放式工作台准备饮料。这些对他们而言都是新的技能。
“这些工作都需要花时间上手。这里只招收B2(严重弱视)和B3(轻微弱视)实习生。B1(全失明)程度的视障者则不适合。”

她解释,B2和B3视障者需要凑近或者放大来看清眼前的事物,得花时间熟练。需要客人的谅解和耐心等待。
周一至周五10am-2pm营业
在试营运两个月后,咖啡厅于5月正式开张,营业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0时至中午2时。虽有不少人要求延长营业时间,但基于刚起步,仍需时间上轨道而暂不考虑。

相比之下,院内经营多年的按摩中心仅周休一日,而且从上午开放至傍晚。周嘉敏希望前来按摩的客人,也能顺便在咖啡馆吃个午餐叹叹茶。
咖啡馆的营业开销和收入都归圣尼古拉盲人之家管理。该院为非盈利机构,长期靠社会大众的支持维持运作。

“许多非营利机构都需要大众捐款,难免给人形成压力。所以,我们希望藉咖啡馆端出的食物和服务,赚取盈利。前来消费的客人既能享受食物和气氛,也能支持培训中心,让视障者继续在这个平台就业和累积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商家赞助设鱼菜共生菜圃
目前有商家赞助在咖啡馆旁设立鱼菜共生菜圃,计划在未来投入运作后,能把新鲜采摘的蔬菜和香料供咖啡馆使用。

周嘉敏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消费之际也给予反馈,以便咖啡馆能不断改进。
附盲文版本方便实习生阅读
咖啡馆位于院内保安亭斜后方,是由职员宿舍改建而成。咖啡馆提供早午餐、饮料和午间套餐。除了普通版菜单,也附有盲文版本,方便实习生和视障客人阅读。

店内设有售卖货品的角落,包括该院手工培训中心学员的作品、二手衣和饰品。二手衣都经过挑选和清洗,饰物则是全新的。欢迎大众捐献,但需确保二手衣需状况良好,耳环之类的饰品因顾及卫生,需从未佩戴过的。
此外,也设有书籍交换空间,客人不只能以书易书,也可在现场阅读,享受悠闲的咖啡时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古来22日讯)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表示,101所国家信息传播中心(NADI)即将在柔佛投入运作,每年可培训逾5000名电商。
她指出,柔州目前有90所国家信息传播中心,根据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倡议的“一个州席一所国家信息传播中心”,柔州将再增加11所中心。
“包括士乃这所,新增的9所中心已投入运作,剩下2所分别位于巴力安尼州选区的甘榜武吉斯里旺依及拉庆州选区的哥文茶,预计在本月31日之前投入运作。”
她今早为士乃国家信息传播中心主持开幕仪式后,向记者发表上述谈话。
出席者包括士乃州议员黄勃扬、武吉峇都州议员张善深、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南马区主任莫哈末利查、士乃国家信息传播中心主管拉比雅都。

张念群指出,每一所国家信息传播中心备有20台手提电脑,网速不低于100Mbps,不仅开放给在籍学生进行线上补习、学习机器人课程,同时也提供电商培训课程。
“电商培训课程为期2个月,每次可培训8人。”
她说,一旦柔州101所国家信息传播中心全面投入运作,每年可培训5000名电商,以善用网络增加收入。
她坦言,中心也会挑选表现优秀的学员,额外提供培训课程。

另一方面,张念群披露,首阶段的入网点(PoP)计划,柔州共有5所学校参与,第二阶段则已遴选568个地点,其中17个地点已经落实。
“在古来区,落实首阶段入网点计划的地点,包括沙威国中、武吉峇都国中和士年纳工业区。”
她说,第二阶段的入网点计划,古来区则有12所学校参与,以确保网络和宽频基础设施能扩大至2.5公里的覆盖范围。
12所参与入网点计划的古来区学校:
1. 希纳峇哈吉安国小
2. 武吉峇都国小
3. 武吉柏迈国小
4. 垦殖区依纳斯国小
5. 慕尼再也国小
6. 斯里埔莱山国小
7. 敬业华小
8. 武吉峇都华小
9. 万邦华小
10. 四维华小
11. 拉当克兰淡小
12. 棕油园丘淡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