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4日訊)各路炒果條好手齊聚在“檳城炒粿條爭霸賽”,出動獨門秘方,施展廚藝,炒出一碟香噴噴的檳城炒果條,征服評審和民眾的心。
今早10時30分,檳威兩地的23名炒果條好手,帶著自家炒鍋、鍋鏟、香油、豬油渣、臘腸、秘製醬油、辣椒醬等,來到喬治市台山寧陽會館,參加“檳城炒粿條爭霸賽”。
ADVERTISEMENT
參賽者中許多是全職炒果條小販,也有來自民間的炒果條高手或家庭主婦,壯膽來挑戰。
所有參賽者必須在評審和觀眾面前炒出一碟檳城炒果條,遞上給5位來自美食界的評審品嚐,再從色、香、味的角度,評選出冠、亞、季軍,及兩個安慰獎的得主。
大會也從中午12時開始,開放給民眾品嚐所有參賽者的炒果條,並投選出心目中最佳的炒果條,最高得票者將贏得人氣獎。
許益豪獲得冠軍
最終,來自大山腳的“檳城安娣大蝦炒果條”檔口小販許益豪獲得冠軍,亞軍得主是喬治市賣菜街“得炒果條”檔口小販傅仰得,季軍得主則是丹絨武雅水池路KK 99 咖啡店“齒劉香”檔口小販劉彬寬。
兩位安慰獎得主是汕頭街美輝茶餐中心“忘不了”炒果條小販鄭建偉,以及大山腳魚池源香茶餐室的小販鍾淑欣。人氣獎得主則是“民間炒果條好手”楊志忠。
此活動由調和路與鴨加律鄉管會及庇能台山寧陽會館聯辦,由檳州首席部長曹觀友主持頒獎禮。出席者有教育部副部長林慧英、檳州行政議員楊順興、光大區州議員鄭來興、台山寧陽會館會長伍冠福、調和路與鴨加律鄉管會主席麥東利等。
許益豪:家傳醬料由10種調味料製成
冠軍得主許益豪的炒果條有什麼特色?原來有母親的家傳醬料秘方。
他說,家傳醬料是由10種調味料配製而成,包括兩種魚露、醬油、蠔油,從母親傳給他。其母親是“檳城安娣大蝦炒果條”檔口的小販,以前在檳島雙溪賴開檔。
今年44歲的他,從10多歲開始學習炒果條,10年前正式接手母親的檔口,已有約30年的炒果條經驗。目前,他在大山腳百利鎮的小旺角咖啡室經營炒果條檔口。
他坦言,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比賽,沒想到可以拿下冠軍,感到開心。
食客品嚐後各有心頭好
在場有23個檔口的炒果條任君選擇,食客品嚐後各有心頭好。
有的炒果條色澤偏黑或偏紅、有的勝在鍋氣十足、有的豬油渣非常香脆、有的醬油特別香、有的口味偏重或偏淡。
琳琅滿目的炒果條擺在眼前,但食客的胃塞不下所有炒果條,只能選擇多數人推薦的檔口。所以,許多在場者品嚐一番後開始宣傳,向身邊的人說一聲“這檔好吃”,其他人馬上去檔口排隊拿炒果條。
楊志忠不是小販,但他的炒果條贏得口碑,現場食客大力宣傳之下,引來大批食客排隊和投上一票。雖然他沒贏得頭5名,但已俘虜在場者的心,贏得人氣獎。
原來,他是退休的生意人,父親以前在檳華學校對面當炒果條小販。他從父親學到炒果條技藝,但沒有開檔當小販,只是在特別活動或聚餐時才大展身手,炒果條招待親友,可說是有錢也買不到的炒果條。
伍冠福和麥東利:考慮辦其他美食烹飪賽
別開生面的炒果條爭霸賽獲得反應熱烈,伍冠福和麥東利都說,考慮舉辦其他檳城美食的烹飪比賽,比如福建面。
伍冠福說,選擇舉辦炒果條比賽,因為炒果條可謂檳城的招牌街頭美食之一,希望藉此活動對外推廣這美食。
許多美食網紅和攝影發燒友也前來賽場拍攝,場面熱鬧。
曹觀友首次炒果條
鄭來興形容“不夠味”
曹觀友人生中第一次拿起鍋鏟炒果條給其他嘉賓品嚐,結果其政治秘書鄭來興形容“不夠味”。
他為大會開幕儀式致辭時辯解說:“我炒得不夠好,是因為心急要完成任務。如果有機會,我可以炒得更好。”
他說,炒果條是屬於檳城標誌性的街頭美食,外地人來到檳城,一定會品嚐檳城炒果條。在這榮譽上,炒果條小販居功不少。
“炒果條是屬於檳城的,應該不是屬於吉打吧。希望小販們繼續努力,把檳城炒果條發揚光大。”
林慧英:帶來了美味與激情碰撞
林慧英形容,炒粿條是檳城美食的靈魂,今日比賽則是炒粿條高手雲集,帶來了美味與激情的碰撞。
她說,炒粿條源自潮汕地區,隨著潮汕人移居檳城,融合本地食材和不斷創新的研發,發展出具有檳城特色的炒粿條,後來還出現馬來人版本的炒粿條。
“這說明,炒粿條不只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傳承和交流的媒介,代表我們對烹飪技巧、創意和熱情的追求,並展示美食跨越種族文化的力量,將人們團結在一起。”
她說,很多人熱愛美食,但很多家長認為飲食業屬於“窮、累、髒”,許多華裔家長普遍上也是如此看待其他技職行業,使得我國技職教育學院,有98%是巫裔和來自東馬的學生。
“我鼓勵家長改變傳統思維,讓中學生畢業後投身技職教育。我們必須理解並認同,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追求學術領域的進修,上大學不是人生唯一的選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