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4:33pm 02/06/2023

华小

振汉华小

廿四节令鼓

细述

双弄港口

华小

振汉华小

廿四节令鼓

细述

双弄港口

细述‧华小 | 双弄港口学生不足百人华小 廿四节令鼓打响振汉品牌

报道、摄影/张洁盈
校名:
目前学生人数:不到50名
创办年份:1911年
强项/特点:虽然振汉华小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不过董家教三机构却从不放弃,积极为振汉华小塑造学校品牌、形象,让微型的学生也能有机会走出乡区,登上大舞台,其中就是振汉华小的品牌之一,也是全玻10所华小,唯一有廿四节令鼓的小学。

历经百年沧桑的振汉华小,因年轻人外流,生育力也降低,导致学生人数从最辉煌的数百名学生,减至如今仅剩不到50名学生,当中有约20%是非华裔生,即便加上学前教育班的五、六岁孩子,全校学生也不足百人。

尽管如此,董事部和家教协会成员仍积极配合校方推动校务,以确保这所位于小渔村的微型华小,不会受到忽略,学生也不会因缺乏参与校外活动的机会,而失去竞争能力。

ADVERTISEMENT

玻州华小唯一廿四节令鼓队

因此,前任校长梁咏湘与家协主席张慧琳及其他家协成员商议,想要塑造一个专门属于振汉华小的独家品牌,最终于2017年决定把该校师生刚认识、接触不足一年的廿四节令鼓,注册成为振汉华小的课外活动之一,也列为振汉华小的学校特色品牌,同时推动中华文化传承。

振汉华小是全玻10所华小当中,唯一设有廿四节令鼓队的小学。

幕后推手梁咏湘早前受访时说,这个品牌也是这所微型华小学生有机会走出乡区,登上大舞台,面向群众的大好机会。

越源于北野鼓下乡培训营

振汉华小廿四节令鼓队的起源,就得从该校的课外活动副校长林秋韵所结下的缘开始说起……

“觉响渔稻击鼓培训营”,开启了振汉华小师生成立廿四节令鼓队的新篇章。(校方提供)

北野鼓艺术总监郑洲升教练于2016年,有意举行下乡击鼓培训营,通过林秋韵了解乡区学校的情况,后者建议可选择振汉华小为活动的其中一所学校后,得到正面回响,郑洲升就与觉奏感打击学院创办人唐勇豪教练安排3天2夜的“觉响渔稻击鼓培训营”,展开别开生面的下乡服务活动。

尽管如此,校方却面对缺鼓的问题,梁咏湘得悉吉打循然华小廿四节令鼓队有旧鼓,遂要求送给振汉华小,由时任家协主席郭泉安帮忙载回学校,居民义务帮忙油漆、修补,让学生能在下乡服务营,用上这12个二手鼓来学习,同时也开启了振汉华小师生正式成立廿四节令鼓队的新篇章。

林秋韵说,当年她还未升任课外活动副校长,隔年原任副校长调职到其他学校后,由她接任空缺,那时考虑到学生人数不多,校方又在机缘巧合之下,对廿四节令鼓有了基本的认识,所以就决定把这项文化,纳入学校的课外活动团体之下。

沈慧敏(左一起)、罗雪忆、张玉芬和林琴娟在“觉响渔稻击鼓培训营”时,也和学生一起学击鼓。(校方提供)

“课外活动分为三大范畴,即制服团体、俱乐部或学会、体育,附属选项当中,廿四节令鼓并未是教育部的课外活动团体正规选项,最终我们只好把它列在‘文化团体’选项之下。”

她解释,俱乐部或学会选项之下,已把醒狮团列入选项之一,可惜全国有多所中小学都成立廿四节令鼓队,却未获得教育部批准列为课外活动独立选项,有点遗憾。

学生在冠病疫情期间,无法返校练习,只能在家中利用各种物品进行线上练习的情况,也搬上“觉奏印记”表演之夜的舞台。

“我真心希望有一天,二十四节令鼓能获得教育部承认,成为课外活动的独立选项,毕竟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值得推广。”

玻州教育局(学生才艺发掘)助理局长兼课外活动组主任伊丝娃妮于去年,代表玻州教育局长出席“觉奏印记”表演之夜,筹募振汉华小二十四节令鼓活动基金演出时也说,玻州教育局将全力支持振汉华小,乃至于州内其他学校的师生,也积极推动这项文化活动。

“觉奏印记”表演之夜划上完美句点,表演者及振汉华小董家协及嘉宾合照。

“与其说二十四节令鼓是华裔文化活动,更适合将之视作大马文化,二十四节令鼓可让学生学到的,不只是节奏感和打鼓,同时也学习中华文化,并培养纪律及团队等精神,值得鼓励推动。”

张慧琳:董家协教师教练支持

家教协会主席张慧琳坦言,该校廿四节令鼓队成立至今,都获得董家协成员、教师和教练在各方面的支持,让这个鼓队茁壮成长,看到更具规模性的发展。

她说,成立初期,廿四节令鼓队除了缺鼓问题,校方也面对资金问题,所幸在举办首次培训营时,获得吉玻双弄清龙宫副主席庄振源答允拨款1000令吉,纳为活动经费。

学生不是被处罚,而是教练让学生通过掌上压,练习臂力,才能更有力气击鼓和搬鼓。站者左二为梁咏湘。(校方提供)

她补充,尽管如此,董家教也省着花费,确保钱都花在刀口之上,以免入不敷出。

令她动容的是,自从正式成立廿四节令鼓队后,为了维持队员的表现水平,教练在过去都愿意义务教学。

不过,她说,振汉华小家协仍会象征式补贴教练的车马费,有时一些热心的家协理事也会主动到火车站,载送专程从大山脚到来的教练。

冠病疫情期间,教练通过网课,给振汉华小二十四节令鼓队师生训练。(校方提供)

“学生有外出演出的机会,家协理事也愿意协助载送,甚至自掏腰包资助队服,所以二十四节令鼓的成立过程、点滴,着实走来并不容易。”

需培训资金 修復鼓具

张慧琳说,二十四节令鼓队仍需一笔资金,作为日后的培训班及假期培训营经费,同时也需长期聘请教练,以提升鼓手的技巧,而且在冠病疫情期间,节令鼓也停用了2年,需一笔维修费修复破损处。

“庆幸的是,觉奏感打击乐团去年底连同北野鼓,展开全国巡演交流活动,其中一站选在振汉华小,也让我们家的二十四节令鼓队一同演出,这不仅是促进鼓队的表现,也让公众进一步认识二十四节令鼓。”

教练冯礼玺(右)过去风雨不改到振汉华小,训练二十四节令鼓队。

“更重要的是,‘觉奏印记’表演之夜更为学校的鼓队筹得一笔活动经费,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林婉婵:开放低年级学生加入

除了面对经费问题,振汉华小二十四节令鼓队也面对学生人数日渐减少的情况。

校长林婉婵说,尽管二十四节令鼓是学校的课外活动之一,可是作为微型华小,学生人数原本就不多,原本只有四至六年级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为了凑足人数,加上低年组学生对鼓队的兴趣,校方也同意开放给二、三年级生加入。

张慧琳(左)及林婉婵(右)在“觉奏印记”表演之夜,陪同伊丝娃妮击鼓开幕。

她笑言,别看这些低年组的学生年纪小小,在演出时一点也不逊色于学长姐,所以从小训练他们也是好事,至少确保有接班人。

“而且,二十四节令鼓队成立6年余以来,栽培了无数学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团体,加强学生的纪律和胆量,以确保二十四节令鼓队能长久发展下去。”

全校一半学生组成鼓队

林秋韵补充,今年终于凑足24名队员,算一算也是全校半数学生加入,才能组成的鼓队,万一六年级生毕业后,接下来的学生来源不多,那幺日后也难免担心会青黄不接。

她说,如果以低年级生的体格来看,一般上并不适合参加二十四节令鼓,不过只要他们有节奏感,校方和教练也会接受。

“可是,在振汉华小就没这个选择,我们只能全数接受,否则无法填满鼓队人数。”

友族队员表现最强

值得一提的是,振汉华小廿四节令鼓队目前有4名非华裔队员,林秋韵说,六年级的爱努是24名队友之中,表现最强的队员。

爱努是振汉华小二十四节令鼓的其中一名非华裔队员,也是24名队友之中,表现最强的队员。

爱努受访时说,她在三年级时看到学长们的演出,就开始对二十四节令鼓感兴趣,虽然这是中华文化,但是父母也很支持她,也会常到学校来看她表演。

另外,三年级的张凯鸿自二年级加入二十四节令鼓,当时老师发现他对节奏感的掌握,就鼓励他加入,一年后已看到不错的表现。

顾问老师击鼓“兼任”指导

由于经费不足,顾问老师不再只是“顾”与“问”的角色而已,她们也愿意挑起大樑,和学生一起学击鼓,方便教练不在时可给学生指导。

振汉华小二十四节令鼓目前有2名顾问老师即林琴娟和黄淑丽,其中林琴娟是陪着二十四节令鼓成长的老师,在“觉响渔稻击鼓培训营”时也和其他4名老师沈慧敏、罗雪忆、张玉芬和黄彦香一起学击鼓,不过她们4人已先后调到其他学校执教。

林琴娟:陪着学生成长

林琴娟原本是红新月会顾问老师,在这个制服团体停办以后,她就转带二十四节令鼓队。

林琴娟(左起)、林秋韵及黄淑丽积极为廿四节令鼓付出。(校方提供)

她坦言自己原本对二十四节令鼓并没兴趣,不过愿意接受挑战,也花了很长时间才掌握击鼓基础,对她来说,这是陪着学生成长的机会。

她说,除了击鼓练习,她们也会带学生跟随教练的安排,到多个地方观摩巡演,从中观摩其他队伍的打法,也收集演出上赠送的书籍来进一步认识鼓法。

“我们也会录制教练的鼓法,反复播放视频来练习。”

家长相约跨州支持

林琴娟说,在后疫情时期全面开放以来,振汉华小二十四节令鼓的校外演出也日渐增加,单是今年5月、6月,就有着一系列表演活动,甚至有机会到槟城大山脚表演,吸取经验。

“学生家长都很支持,有些还会一起约好开车或共乘巴士,到演出地点去给孩子们打气,这就是二十四节令鼓走得更远的动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