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3日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審宋燕鵬說,中國古代所謂“籍貫”通常指祖父或父親的長居地及從事的工作類別,而馬來西亞華人的“籍貫”含義則發生了從出生地到祖居地的變化。
他日前在“我是什麼人?談馬來西亞華人的籍貫”講座會上說,籍貫的其中意義也是在於某人離開家鄉以後的自我定位、群體認同及對始祖離開家鄉的時代記錄。
ADVERTISEMENT
該活動由馬來西亞惠州聯合總會主催,檳榔嶼惠州會館主辦,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馬來西亞華人及文化研究組協辦。
宋燕鵬也以馬來西亞華人義山墓碑籍貫為例,講解了籍貫在我國的表現,突出墓碑籍貫在深化華人家族對祖籍地意識方面所起的作用。
陳愛梅:祖輩口耳相傳自身籍貫
另一主講嘉賓是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教陳愛梅,她則認為,我國華裔在追尋自身籍貫上,可通過數項可靠的方式來進行,其中就是祖輩的口耳相傳,如通過祖父母或家中長輩告知。
馬來西亞惠州聯合總會總會長、檳城惠州會館主席兼檳榔嶼廣汀會館會長拿督劉志榮主持開幕禮時說,該講座會是配合惠州會館200週年慶典的系列活動之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