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21日讯)随着全国微型华小的课题越发严重,包括槟州也有一些华小属于微型或微微型,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为此成立一个小组,近期内到微型华小与董事会交流,探讨解决微小问题的可行性。
槟威董联会主席李添霖强调,微型华小课题复杂,希望董事会在交流上提出意见,集思广益寻求良策,同时希望得到政府的协助完成任务。
ADVERTISEMENT
“微型华小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包括实行复级班情况,目前槟州也有2所微小的学生少过30人,我们希望大家能针对微小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他希望有更多屋业发展区可以兴建或搬迁华小,例如明德正校从槟岛搬迁到威中百利镇后获得不错的发展,董总与槟威董联会都不希望华小面对关闭的后果,而是希望微小通过搬迁重获新生。
李添霖今午在该会第44届2023年会员代表大会致词时,如是指出。这也是该会首次在槟威董联会会所的行政楼举行。
速呈学校土地税暴增资料
至于最近有华小面对学校土地税暴增的问题,李添霖呼吁所有受影响学校的董事会尽快把资料呈上,在收集资料后该会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影响的学校的地税课题转达土地局。
“关于师资短缺问题,全国缺少师资的数目依然高居,包括国民型华文中学及小学,师资短缺问题已是几十年来未能解决的问题,董教总也积极推动‘我要当老师’运动,本会希望华教各团体也能努力宣传,鼓励华裔子弟申请当老师。”
盼培训更多国中华文教师
他指出,该会也发现一些国民中学因缺少老师而没有开办华文班,希望华社及家长加强关注,也希望政府尽快培训更多的华文老师到国民中学,让在国民中学就读的华裔学生也有机会修读华文。
李添霖也说,配合董总培训营小组所拟定的问卷,该会将会发出问卷给全槟各校,希望收到问卷后希望董事会配合填妥各项资料,以便本会可以收集全槟华校完整的资料,这有利于处理华校事务。

大会通过会徽设计6提案
大会当一致通过槟威董联会的会徽设计,以及6项提案。
1.促请政府全面检讨师资培训机制,解决华小师资常年短缺问题。
2.促请教育部永久保留槟州4所国民型中学的管制学校地位,并只派送成绩优秀的华小生就读。
3.促请政府恢复“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法定地位,履行当年的承诺,改善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发展困境。
4.吁请政府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并废除在建校、拨款、师资等方面的各种限制及不公平的行政规定和偏差。
5.促请团结政府摒弃政治因素,并以统考学术素质与阻止人才外流为考量,尽速承认统考证书作为进入国立大学的录取资格。
6.促请教育部全面检讨师资培训和调派足够的华裔老师到国民型华文中学执教,以符合实际教学需求,并维护改制华文中学的特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7日讯)雪隆华校董联会华小事务委员会在早前展开一系列微型华小参访活动,分别走访巴生区、瓜雪区及乌雪区,深入了解这些该区微型华小的办学情况与挑战,并与当地董家协代表及教育工作者交流。
雪隆华校董联会华小事务委员会在巴生区发展华小工委会的安排下,参访吉胆岛的浮罗吉胆竞智华小、吉胆岛华联华小及五条港新民华小。
尽管这些学校处于离岛,但办学质量毫不逊色。
吉胆岛华联华小设备现代化,秉持“乡村华小不乡村”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条件,拥有醒狮团,充分展现微型华小的坚毅办学精神。
浮罗吉胆竞智华小本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理念,坚持将微型华小办出特色来,该校也设有二十四节令鼓队。
新民华小学生或降至个位数
但是,五条港新民华小则面临严峻的生源危机。根据该校统计,2028年起恐无新生入学,全校学生人数可能降至个位数。
为此,董家协也体认到必须面对即将到来的现实情况,他们将会广泛征询村民及各界的意见,以审慎决定学校未来的方向,包括思考迁校的可能性等。
培志华小非华裔生占60%
同时,委员会也参访瓜雪区的列俊华小、而榄培智华小及亚三爪哇培志华小。这3所学校的学生人数皆不多,其中,亚三爪哇培志华小的非华裔生占比更高达60%。
随着华裔人口外移及少子化趋势,这些微型华小面临生源减少的挑战。然而,各校董事会与教师团队仍坚持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各族学生在多元文化氛围中共同成长。
此外,雪隆华校董联会华小事务委员会也与乌雪区发展华小工委会联合参访乌雪区吉粦华小。该校是乌雪区内学生人数最少的微型华小,共有70名小学生及18名幼儿园生,非华裔生占比达51%。
尽管规模不大,吉粦华小依然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参访当天,黄耀星校长及全校老师精心安排接待流程。
陈峋吉:了解需求推动更多资源分配
另一方面,华小事务委员会主任陈峋吉表示,微型华小虽然面临生源减少及资源有限等挑战,但这些学校在董事部、家长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依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类实地考察,能够更深入了解各校的需求,并推动更多资源的分配,让微型华小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
他也强调,微型华小虽小,但同样肩负着传承华文教育的重任。未来,华小事务委员会将继续加强与各校的联系,协助学校克服挑战,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微型华小的发展,共同为华文教育的延续贡献力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