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新闻笔

|
发布: 8:00pm 05/04/2023

大新闻笔

刘振仪

嗜血

大新闻笔

刘振仪

嗜血

劉振儀|嗜血

哥哥張國榮20年前跳樓自殺,有人發現,事發之後,哥哥臥屍現場的照片沒流出,報紙沒有刊登現場的屍體照。在那個媒體競爭激烈的年代,那是罕見的。

我首先猜測以為,港媒有良心,大家協議好不刊登這照片,保存哥哥人生最後一刻的尊嚴。但原來不是。

ADVERTISEMENT

後來有港媒報道說,全因一個善意謊言,讓記者沒在哥哥的屍體被處理前趕到現場,沒有記者拍到這一組照片。所幸有這一個謊言,不然哥哥給世人留下的最後影像,就是一張血肉模糊的照片。

作為媒體人,前輩很常談起社會新聞競爭激烈的經歷。那時,記者必須想方設法甚至不折手段,在屍體被處理之前趕到現場搶先拍下血腥的現場照,刊登在報紙上。

據說,若這一張現場照越震撼,報紙當天的銷量更高。這也是為何,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都指責說,媒體是的。

我慶幸自己入行後採訪社會新聞時,這一個時代已過去。如今,對於這類照片,許多媒體必須打馬賽克才可刊登,甚至選擇不刊登。

雖然如此,這不代表現場血腥照走入歷史,只是報紙上較少見了。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拍照或傳播資訊,不再是記者的專利。

倘若張國榮墜樓的事件發生在今天,情況就不一樣了。若在今日,張國榮臥屍的現場有5位路人,即便4人選擇不拍照默默走開,只有1人拍下照片,再把照片傳去一個Whatsapp群組,會是怎樣的情況?

無論什麼年代,血腥或恐怖照片都有其市場。有人喜歡看,有人喜歡散播,有人喜歡看後再散播,造成所謂的瘋傳。

為何有人喜歡看這類恐怖畫面?從心理學來說,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人會從中得到快感。至於為何會得到快感,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那要靠你自己看多幾本書去深入理解了。

所以,對於當年那一個“媒體是嗜血的”的說法,更準確的應該是“許多人都是嗜血的”,媒體人只是“許多人”的一部分。

來到這年代,血腥照片還是多人愛看,只是傳播媒介不同了,從報紙改為手機。當科技讓人們掌握散播資訊的主動權後,又有多少個體有能力在傳播資訊前,深思自己的內在心理,做出正確的判斷?

下一次,當你在屏幕上看到一張血肉模糊的照片,或者一則虐待動物的視頻後,選擇“分享”出去前,不如想想,為何要這這麼做?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