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6:52pm 02/02/2023

疫情

老人院

隐忧

半开放

疫情

老人院

隐忧

半开放

疫情趋缓仍存隐忧 部分老人院半开放

报道、摄影/曾雪爱

(槟城2日讯)冠病虽然已放缓但仍存,今年农历新年槟城部分,仅以形式让善心人士上门施赠红包或物资新年活动,依然不直接探访院内的老人家,与他们共庆佳节。

陈贤福:老人院只让至亲探访

ADVERTISEMENT

感恩之家非营利老人院院长陈贤福接受《大北马》社区报时说,该院在新年期间只让老人家的至亲上门探访。

陈贤福:新年期间不会开放让外界上门到感恩之家表演。

他说,老人属于冠病高风险群,早前其院内多名长者也曾患上冠病,因此希望民众上门时,能与老人家保持一定距离,别太靠近。

他也说,其实该院在农历新年开放比往年更大的范围,让民众比往年更靠近老人家了,希望民众谅解与配合,和老人家保持距离的安排。

感恩之家非营利老人院拉起隔离线,民众可在线外关心老人家。

同时,他说,新年期间也不开放让外界上门表演,主要是避免过度群聚,威胁到老人家的健康。

陈瑞万:入口处桌子可放物资

槟城菩提馨园负责人陈瑞万受访时说,菩提馨园今年与往年农历新年一样,依然未全面开放让民众近距离接触老人家。

陈瑞万:菩提馨园今年仍未全面开放让民众近距离接触老人家。

他解释,菩提馨园去年接二连三发生老人家感染冠病,日前又有3名长者遭殃,尽管他们都康复了,但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

他指出,菩提馨园在靠近入口处置放桌子和箱子,让善心人士可将物资等置放该处,善心人士也可在隔离线外关心长者。

槟城菩提馨园靠近入口处前置放桌子和箱子,让善心人士可将物资等置放该处。

温宝丽:新春开放拜访院童

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负责人温宝丽受访时说,该中心在农历新年期间,开放让大众上门捐献红包或物资,希望大众能够佩戴口罩以及短暂逗留即可。

婉拒上门表演

该中心已接获善心人士询问有关安排上门新年表演,但她已向这些善心人士委婉解释相关安排将对该中心带来的影响。

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在农历新年期间仍会开放,但大众受促佩戴口罩及短暂逗留即可。(取自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脸书)

“新年歌唱表演等,至少都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而且又会让人潮聚集一起,民众不会那幺快就离开。”

先了解需求 捐赠不浪费

许多社会、组织、企业、民众都会配合新年佳节行善,但慈善机构希望有意行善的单位或人士,能够预先了解慈善机构的需求,勿贸然作出捐献。

陈贤福说,民众可以在了解感恩之家非营利老人院当下的物资需求后,才购买捐献,避免食物过剩或过期损坏,形成浪费。

报效餐食需预约

他指出,如果民众欲报效早午晚餐,可向该院预约时间,勿直接送上门,以免发生同一时间出现食物过剩的情况。

民众准备施赠物资前,受促预先联络慈善机构,以免食物存放太久损坏,形成浪费。

温宝丽希望民众可预先联络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后,才做出各种捐献。

李团才:协调行善更有效率

爱心传递发起人李团才说,槟城人的爱心爆棚,但一些善心人士想要行善却无从下手,或对慈善机构缺乏认知而好心做坏事。

李团才:一些善心人士想要行善却无从下手,或对慈善机构缺乏认知。(取自李团才脸书)

他举例,曾有人捐献鸡饭给只提供素食餐点的老人院,结果不只无法做慈善,还白白浪费了食物,非常可惜。

他说,作为爱心传递行善活动发起人,他充当了协调人和邮差角色,负责协调善心人士、慈善机构、商家等多方的行善工作,以便让爱心真正传递出去。

慈善机构冀望大众先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才开始发挥爱心做慈善。

“比如说有人要做慈善,有人要卖饼干帮补家用,我就协助筹集捐款,购买饼干再接洽有需要的慈善机构后送给他们,一举数得。”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11pm 31/03/2025
画家携手熬过疫情  画画把“孤岛”变“我们”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画家们在会场上合影,左起为吴俐敏、彭盈盈、许师瑝、陈宝川、林秀琼、黄楹茵、石惠玲。

(居銮31日讯)“如果我,仅是一座孤岛,但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成了我们!”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画家们协力画出的居銮手绘地图,展现出当地的人情特色,深入讲述居銮故事。

疫情曾让人们感到害怕与无助,但一群画家却在困境中坚持不懈,通过画画重新振作,组成“小南村”携手渡过行管令期间的煎熬。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画家们画好石狮与老旧建筑后,将作品集合排列成立体形态,展现出“小南村”的团结精神。
32画家画出110作品

32名画家在陈宝川老师带领下,秉持着“心在旅,手可画”的精神,通过简单的画具回归生活,画出110幅作品,带领人们进入画中的世界,细谈每座城镇背后的故事,鼓励人们从心出发。

上述作品日前在画展“同载。同在”展出,获得明吉摩州议员周忠信办公室赞助2000令吉。

参展的画家包括吴俐敏、彭盈盈、许师瑝、陈宝川、林秀琼、黄楹茵及石惠玲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分别来自英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

邮寄导致作品出现折痕

值得一提的是,居住海外的画家们在完成作品后,把作品邮寄到马来西亚,但由于邮寄过程中发生小曲折,因此眼尖的民众在欣赏作品时,不难发现小部分作品的纸张出现折痕。

患轻微自闭症画家展现创意

其中一位令人瞩目的画家是奥斯卡,患有轻微自闭症的他目前居住在香港,他在画画时展现出自己的创意,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他的世界。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奥斯卡笔下的《山顶日落》,通过鲜明的色彩绘出山河的美感。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奥斯卡的作品《泳鸭》没有任何的线条,仅是通过鲜明的颜色对比,便将粉色的莲花与黄色的鸭子画成了图中的主角。

画展主题展现合作
陈宝川:藉画画紧密联系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陈宝川:发现画画可以平复心情。

来自吉隆坡甲洞的陈宝川(52岁)表示,画展主题“同载。同在”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画家们通过画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扶持彼此走过行管令(MCO)期间的低谷期。

“尤其我发现画画可以平复心情,行管令期间大家都在家,觉得自己是孤岛,我最初甚至对镜头有焦虑感,而通过线上联系,我们因彼此的陪伴熬过MCO。”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陈宝川作品《守护》,画出石狮子守护着老旧建筑的英姿。
盼在全马画100手绘地图

他表示,早期人们在没有手机的时代,通过地图走过我国每个城市的角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此为了带领人们重温旧情,画家们希望在全马画100张手绘地图,展现出各个地区的人情味。

“旅画的用意在于发掘地区人情味,手机软件地图可能会出错,把人们带到错误的地方,但早期的手绘地图则不同,我们在问路后,不会去责怪对方画得不美,这就是机器所取代不了的温度。”

至于该怎么说好居銮故事?他以火车站路(Jalan Station)的椰花酒为例,居銮因火车而生,不少印裔先辈在火车铁道附近工作,夜晚他们购买椰花酒消磨空闲时间。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陈宝川笔下的峇株巴辖《中华公会》。
老旧建筑有不一样故事

他说,每栋老旧建筑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虽然建筑内的格局已改变,但建筑外观结构不变,此次通过画家们的作品,带领人们走入时光隧道怀旧。

“老旧建筑物上的石狮形态各异,人们因生活忙碌,哪怕是每天经过的地方,也未必能发现每头狮子的不同之处。”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陈宝川到关丹画《马来乡间小路》,鼓励人们闯过“烟雾”,走出困境。
许师瑝:通过画作重认识銮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许师瑝为了画石狮,重新研究居銮历史,再次认识居銮。

许师瑝毕业于居銮中华中学,此次共10幅作品参展,他坦言,毕业后便定居在马六甲,他对居銮的印象很陌生,希望通过画画重新认识居銮。

“希望通过作品让人们注意周遭环境的美,启发人们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影响更多人或地方政府去保护老旧建筑,保留先辈所留下的足迹。”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许师瑝到居銮火车站路画图,画下售卖椰花酒的百年建筑,诉说火车站路的故事。
特意买书研究石狮

他笑言,他喜欢通过线条作画,为了画好石狮的神韵,他特意购买本地出版的历史书籍阅读,研究石狮的背景故事。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因家中的宠物狗太黑,拍照时看不到它的大眼睛,所以许师瑝决定将宠物狗画成作品。

“发现居銮其实很漂亮,例如加冕小贩中心虽旧,但具有本地60或70年代的建筑特色,跟后期建起的建筑设计不同,因此建议整体建筑设计保留下来。”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许师瑝的作品《马六甲荷兰广场的基督堂》。
黄楹茵:疫间重捡画笔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黄楹茵:在疫情期间,鼓起勇气重新拿起画笔。

黄楹茵是霹雳州太平人,目前定居在新加坡,她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打下画画的基础,并在冠病疫情期间,鼓起勇气重新捡起画笔,培养画画的兴趣。

“我是一名很有压力的家庭主妇,当时正在照顾家中的两个孩子,因冠病疫情而感到害怕,通过线上交流及陈宝川老师的故事讲解下,画画成了我的‘me time’。”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黄楹茵通过线条勾勒出老旧建筑的轮廓。

她表示,画画在于个人的念头,她最初对于画石狮没有信心,越想画得像就越画不出,但经过多次练习与转念后,她最终画出满意的作品。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黄楹茵经过多次尝试,所画出的帅气石狮。

“我做过不少的历史研究,闭上眼睛感觉石狮眼睛的神韵,试图从中捕抓它的感觉,慢慢通过线条画出轮廓,才在30分钟内画好。”

周忠信:支持旅画活动
柔:特稿:携手熬过疫情  用画画讲好故事
周忠信:州议员办公室推动“艺术融入生活,生活里充满艺术,也可以兼顾商业”的理念,以绘画方式宣扬居銮的美。(档案照)

周忠信表示,州议员办公室在过去5年里,做了不少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推动“艺术融入生活,生活里充满艺术,也可以兼顾商业”的理念。

“当提及马来西亚的华人历史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华侨开阜,先贤叶亚来、百年庙宇峇峇娘惹文化等等,但在全马各地的二线城市,涵盖不少由华人开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实的城镇。”

他说,尤其近两年来,办公室支持了多项旅画活动,这已是今年的第二团。来自各地的画家通过画画、浏览与生活,感受居銮的风土人情,并以绘画方式宣扬居銮的故事。

“在居銮,我们以老街为基地,通过文化艺术、生活与商业三方面的并肩发展,发掘它的内涵,逐渐丰富它的活动和内容,这才是我们的方向。”

銮具办国际艺术节条件

“我们认为,居銮具备举办国际艺术节的条件,目前州议员办公室尚在仔细评估,希望不让大家失望。”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