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清风拂吹

发布: 8:00pm 01/12/2022

清风拂吹

郭丽云

清风拂吹

郭丽云

郭丽云|结果自然成

文/郭丽云(教育工作者)

中国传统吉祥画中,我们或许曾见过“五子登科”图,却不知其典故。五个总角发型类似哪吒形象的小孩,嬉闹玩乐手持寓意吉祥或成功之物,呈现了一幅科举高中锦绣前程的愿景。这五兄弟,皆姓窦。

蒙学时期读唐诗也背《三字经》,死记硬背的过程,没有学认多少字。倒是认字以后,自己读懂了个中道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百千”乃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如今却似乎不再是普及的育儿教材。《三字经》第四部分如此写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燕山窦禹钧这典故,仅排在孟子之后,但当年幼小的我只能了解到曾经有一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功成名就。年龄限制了我们对劝世及因缘果报的理解。

ADVERTISEMENT

据记载,窦禹钧家境殷实,为窦家第十子,早年丧父却颇受母亲宠溺。年轻时的他为富不仁,遭人痛恨怨怒。由于其作恶多端,已而立之年仍膝下无子。有天,已故的祖父与父亲托梦警戒他,若不忏悔从善,注定无子且短寿,定要积善布施方能扭转乾坤。此后他改过自新,克己复礼,勤俭朴素,赈灾济贫,救人无数。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妻果然陆续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孩子长大后皆为人中龙凤,俗称“窦氏五龙”。中国五代十帝元老重臣冯道曾赠诗一首: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禹钧成功的育儿教子事迹广为流传,粤语里称父亲为“老窦”乃由此而来。这故事版本无数,托梦一事多为世人杜撰,但我们深知这是为宣扬弃恶从善,广积阴德的善心善举。五子登科,不单是教育之能事,乃有祖德庇荫之故。是故,教育孩子,焦虑慌乱怕输攀比皆不如身教遗德。

五子登科之事,深受当时皇帝欣赏,愿以窦燕山之典范作为全国为人父母教子之榜样,于是将其事迹编入蒙学读本,始有我们后来所读的典故。除了文载,皇帝更希望可以一种器物载之,于是有了经典传世的钧瓷作品。

钧瓷出自钧窑,此乃宋代五大窑之一,属官窑,俗语有道:“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钧窑烧制的作品之可贵。接办此重任的丞相,着人构图设计,最终以葫芦(因谐音“福禄”)造型制瓷器,中间的大葫芦寓意科举,周围五个连接的小葫芦寓意五子。此器物釉色紫红相映,釉面上有烧窑时自然形成的蚯蚓走泥纹,精致漂亮,皇帝见之甚喜。

一件瓷器,从制坯、上釉到烧成,除了精心操作,还看机缘。所有瓷器不到开窑揭晓都无法得知成品效果,所以一次次的失败经常有之。我总以为,成品完美除了匠心独具,自有天意,养儿育女,不外乎如此。以德为本,其余一切皆有造化之因缘。小时候没有逼迫压力之下我认字比人稍晚,然而以后该懂的,机缘成熟时,自然也就懂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1:19pm 29/12/2022
清风拂吹 | 郭丽云 – 清风依旧(完结篇)

晨光熹微的时间推移,于岁末稍有延迟,城市里天空的蓝橙渐变在七时以后。赤道的我们,没有冬夏昼夜长短之别,只有微乎其微的感受。

每一个当下的感受,可以情绪波动大起大落诠释,也可以无波无澜,风平浪静。近来,常有一种“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要”的自信在脑海回荡,是给友人多番开解后的余思念想,也仿佛是底心沉默后的复苏。于是,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历史上有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郭子仪乃唐朝开元初年的武状元,历经七朝,事主四朝,两度任相,八子七婿皆为朝廷重臣。唐代宗赐婚,郭子仪幼子郭暧与昇平公主共谐连理。夫妻俩的经历撰为故事搬上戏台,即是《打金枝》或《金枝玉叶》。

婚后,郭暧因昇平公主总以君臣之别来替代夫妻之仪而为之气结。有趣的事情发生在郭子仪八十大寿之日。昇平公主几番推托不去,言之没有君给臣拜寿之理。郭暧心里积压的愤懑情绪顿时泄堤演变成了家暴。《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四》有载,(大历二年二月)郭暧尝与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郭暧气呼呼指着公主大声说着“你依仗着有个天子的父亲吗?我父亲还不愿做天子呢!”的这段记叙,真的很有画面感,也让陷入相同境遇者有了代入感。

昇平公主鼻青脸肿到皇帝父亲跟前告状,复述了郭暧大逆不道之言。唐代宗反而笑着回答:“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如果郭子仪真想要做皇帝,天下早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

郭子仪见郭暧独往拜寿,问明缘由,即捆绑了郭暧让其负荆请罪去。唐代宗却对郭子仪说:“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在这件事上,或许皇帝这一番开明的言语更为人称道,为人尊长,要能装作痴聋还年轻人一片自由空间也着实不易。但郭暧的气话更为真实。

历史上,忠臣义士的豪情壮志比之帝王将相没有更为逊色。波澜壮阔的史卷,让我们展读时,为自己应该添上怎么样的一笔,有着明确的指引,有人顺道而善,有人选择逆道为恶。上了金銮殿宝座的皇帝,底下想必少不了无数郭子仪一般的人,有的在明辅佐,有的隐而无争。每一个至高无上荣享尊位之人,不可能空中楼阁地身处金字塔顶端,底层的基石也更为实在。

我们或许偶尔慨叹“时也命也”,然而以身分地位论尊严终究是虚妄。人生在世,更为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是什么,而是我们做了什么。

昼夜变化,运行有致,阳光来迟不过是短暂的错落,人生际遇如是起伏方才形成漂亮的弧线,山峰状那会儿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来到谷底即能立、能稳、能抬头挺胸,那是无欲则刚,是底气。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