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0日讯)国会选举在即,行动党原任峇都交湾国会议员卡斯杜丽宣布自愿让位,不再在来届大选中上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现年43岁的卡斯杜丽是在2013年全国大选中中选,2018年成功捍卫议席,并担任该区国会议员两届任期至今。
她今日在槟州行动党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出公布并指出,她是深思熟虑近1年后,做这艰难的决定。
ADVERTISEMENT
“有谣言指,我是‘被下车’,但实情不是这,我是自愿让位。”
她表示已向行动党领袖,包括林吉祥和秘书长陆兆福传达这项决定,也获得他们的支持与祝福。
她感谢行动党过去至今给予她机会与平台。未来,她将在国际组织的平台上,继续她在人权课题上的斗争。
视频拍摄者:刘振仪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发生后,各组织及企业皆伸出援手,不过,偏偏行动党发起的众筹却引来排山倒海的批评声浪,不禁令人反思,政治组织在行善时是否也必须“识时务”?
笔者数十年来在一个慈善组织里当志工,很了解做好事却被质疑及曲解,确实让人感到很生气、沮丧以及委屈。
不过,笔者的慈善组织是拥有宗教信仰与精神的支持,笔者也不忘师父的叮咛:“对的事做就对了”,以“静”面对舆论的霸凌才是智慧。
政治领袖忽略了一个根本现实,即便是慈善组织也必须受到民众的监督,何况是政治组织,任何行动,都是公众关注与检视的焦点。
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接受媒体访问时,脱口说了“不帮忙就闭嘴”,不啻是一次公关失误。这种携带情绪的回应,不但不能有效回应公众疑虑,而且还加剧反感。
事实上,不只是行动党,许多慈善组织在援助对象涉及“敏感群体”时,例如罗兴亚难民或缅甸地震灾民,也曾遭遇类似质疑。
行动党作为政治团体,不同于普通慈善组织,它的每一项行动都将被放大检视,尤其当涉及资源调动和舆论操控时。
行动党必须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行动党不再是那个受到民众无条件支持的在野党,而是在政府体制内接受监督与质询的执政党。
在过去两年多执政期间,很多曾经高调许下的改革承诺未能落实,许多社会经济问题仍旧待解,施政表现也未如预期,已让不少选民心生不满与反感。
民众的批评也是行动党该谨慎识时务的时刻,懂得放低姿态,聆听民意,倘若继续以自我为中心、傲慢以及漠视舆情,只会一步步走向民意边缘,最终自食其果。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庄茂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