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发布: 12:14pm 24/09/2022

人瑞

厨艺

喜丧

黄仕玲

人瑞

厨艺

喜丧

黄仕玲

槟城112岁人瑞离世 留下一手好厨艺给子孙

报道:李耀祥 / 照片:李耀祥、家属提供
(大北马)112岁槟城人瑞离世 留下一手好厨艺给子孙
活了超过一世纪的老人家,留给家人的不仅是最美好的回忆,还有味蕾上的感动。

(槟城24日讯)112岁安详离世,留下一手好给子孙。子孙及曾孙身穿红衣,以微笑代替哭泣,温馨告别陪伴自己多年的老阿嬷!

这位活了超过一个世纪的黄仕玲老婆婆,见证过英女王的登基与国葬,也目睹了马来西亚的独立和改朝换代,更挺过冠病大爆发的那两年,可谓看尽人间兴废事。就在周四晚上,她在满堂儿孙的陪伴下,于日落洞住家含笑而终。

ADVERTISEMENT

黄老太太四代同堂,烟火不断。她有6男5女,各自开枝散叶,留下孙子孙女加上曾孙数十人,最小的曾孙和她足足差了111岁。家人表示,阿嬷生前是开心老人,而且头脑开明,跟所有的子子孙孙都能相谈甚欢,关系非常融洽,完全没有代沟。后辈们觉得阿嬷此生功德圆满,再无遗憾,因此决定按传统以“”送她最后一程。

(大北马)112岁槟城人瑞离世 留下一手好厨艺给子孙
家住日落洞的112岁人瑞黄仕玲与世长辞,子孙们办喜丧,以红衣和微笑来送别此生功德圆满老人家。

阿嬷原是印尼华侨,生长于雅加达,年轻时候就和来自中国福建的小伙子共结连理。原以为从此就会过著幸福顺利的日子,孰不知16岁那年家国动荡,夫妻等一家人被迫飘洋过海到新加坡,短暂居留后辗转落脚槟城,从此不再飘泊,在乔治市定居并开支散叶。

黄老太太的孙女陈文音告诉记者,阿嬷是坚强乐观的女人,以前家里环境不好的时候,她从来不抱怨不沮丧,每天总是笑脸迎人,努力生活把11名孩子拉拔长大。而且,阿嬷特别重视仪容,就算已经上百岁了,每天总是要把自己弄得漂漂亮亮的,然后坐在客厅含饴弄孙。

文音说,阿嬷最令人惊艳的其实是一手的好厨艺。阿嬷从19岁开始掌管家里的厨房,一直到了90岁以后才把厨房让出来,交给其他人负责。她的一生花了很多时间在厨房,用尽心思在一道又一道的菜肴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儿孙的爱以及鼓励。

“阿嬷很喜欢美食,累积了几十年的功力以后、煮的菜非常好吃又有其家乡特色,外面根本找不到。当你在外遇到糟心事时,回到家能够吃到阿嬷煮的美味爱心菜,一天所有的委屈顿时就会消散。庆幸的是,她在有生之年把许多好吃的菜谱都传给了下一代,让我们能够继续吃到阿嬷的味道。”

她说,阿嬷年少离开故土后就不再有机会回到熟悉的家乡。一别数十载,“家乡”对她来说,只是越发模糊的存在。但尽管如此,她却从不曾忘掉记忆中家乡小菜的味道,所以在她家的餐桌上,常常会出现拥有印尼风味的各式菜肴。

“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嬷煮的‘虾仁沙拉’,它的味道酸酸辣辣,又夹带著新鲜虾仁清甜的口感,丰富了舌头上的每根味蕾,子孙们都非常爱吃,每次看到这道菜,一定会添多一碗饭。”

(大北马)112岁槟城人瑞离世 留下一手好厨艺给子孙
阿嬷独家制作的虾仁沙拉拌饭如今已经传给下一代,斯人已去,但美好的味道将继续长存。

对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后辈们来说,“虾仁沙拉”是一道开胃的好菜;只是,对离乡背井的老阿嬷而言,这碟美味承载的是她难以细诉的乡愁。当洋葱、蒜末、小辣椒、虾仁等等各种食材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时,每一口都能召唤出她埋藏在灵魂里对家乡最深层的想念与渴望。

陈文音说,两年前她和老公开了一家餐厅,特别在菜单上添加了阿嬷教她的“虾仁沙拉”,结果没想到客户也跟她们一样喜爱这道特别的菜色,令她感动万分。

“阿嬷当时还特别到店里支持我们,如今,这一幕已经成为回忆了。如果可以,下辈子我还要成为阿嬷的孙女,继续享受她的疼爱以及她所烹调的每一道美食。”

(大北马)112岁槟城人瑞离世 留下一手好厨艺给子孙
黄老太太一直很重视自己的仪容,年到一百岁,仍然坚持每天都要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
(大北马)112岁槟城人瑞离世 留下一手好厨艺给子孙
陈文音(右)和夫婿陈倬任(左)先前开餐厅时,阿嬷(中)还特别到店里表达支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51pm 12/02/2025
视频 | 郑瑞贤老太孺人喜丧 曾孙“拔龙须” 玄孙穿黄衣

(吉辇12日讯)瓜拉古楼黄府郑瑞贤老太孺人逝世,享耆寿积闰101岁,家属今日举殡采用喜丧,由众多内外曾孙在灵车前“拔龙须”,拉着龙须红布牵引着郑老太孺人早日登极乐世界。

儿女孝眷等各别穿上白色素衣,内外孙辈曾孙身穿粉色与红色衣,其中较为罕见的玄孙身穿黄色衣服,在祭拜时还有潮洲大锣鼓特为开锣击鼓。

(大北马)古楼百岁黄府郑老太孺人举殡 子孙❛拔龙须❜ 牵引送行
众多子孙为郑老太孺人灵车“拔龙须”送行。(李发联摄)

在瓜拉古楼渔村五代同堂的家庭少见,尤其拥有2名玄孙,此次郑老太孺人在农正月初九日(2月6日)逝世,治丧七天,于元宵节正月十五举殡,移柩太平山庄火葬场火化。

郑瑞贤老太孺人为瓜拉古楼社会闻人已故黄汉文令夫人,黄联荣(已故)、黄联顺(已故)、黄联发、黄联丰、黄联铕贤昆仲令慈,许振昌(已故)、洪涌生诸君令岳母。

黄府此次居丧不忘社会公益,拨出1万6100令吉,献金给本外坡40个团体充基金,受惠团体为古楼黄氏宗亲、吉辇黄氏江夏堂青年团妇女组、太平江夏堂、吉辇吉南威南温黄王郭陆宗亲会、古楼育才董事会、育才家教协会、育才校友会、育才幼稚园董事会、古楼苏许连宗亲会及妇女组、大马德教振鸾洗肾中心、古楼老振义阁及妇女组、振义阁、振德阁、振恩阁、太极善社、明月善社、八号芭天后宫及妇女组、古楼佛教会、古楼佛教坐禅学会、柔府南灵宫、古楼兴源路水闸哪啅公、海星哪啅公、蔡文龙哪啅公、巴刹后哪啅公、高渊柏卡卡拿督公、顺风慈善厝、甲抛峇底好友骑行俱乐部、古楼休闲俱乐部、古楼太极气功十八式、角头真君大帝古庙脚车俱乐部、惹兰班台马华支会、古楼居民自愿消防队、古楼港口自愿消防队、日照河山义兄弟、古楼义合友谊、古楼义君义益、槟城义君义益等。

其他致祭团体包括丰发鉄厂有限公司、江山包装有限公司、新成发殡葬服务、太平山庄代表致祭。

(大北马)古楼百岁黄府郑老太孺人举殡 子孙❛拔龙须❜ 牵引送行
身穿黄色衣服的男玄孙在场祭拜,五代同堂,诚属少见。(李发联摄)
(大北马)古楼百岁黄府郑老太孺人举殡 子孙❛拔龙须❜ 牵引送行
黄府居丧不忘社会公益事业,拨出1 万6100令吉给40团体充基金,家眷代表与接领献金的团体代表合摄。(李发联摄)

(大北马)古楼百岁黄府郑老太孺人举殡 子孙❛拔龙须❜ 牵引送行
古楼黄氏宗亲、吉辇黄氏江夏堂青年团妇女组、太平江夏堂、吉辇吉南威南温黄王郭陆宗亲会代表联合致祭。(李发联摄)

(李发联拍摄)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