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清风拂吹

发布: 12:00am 23/09/2022

清风拂吹

郭丽云

雪山冰川

清风拂吹

郭丽云

雪山冰川

郭丽云|雪山冰川祝福来

文:郭丽云(教育工作者)

航拍那一片白茫茫的,是广袤无垠缺植被的绵延山脉,多年了,皑皑雪山仍偶在脑海里闪现,壮观,是唯一的惊叹,惊叹是对生命渺小的感怀。

它应是白,却在蓝天辉映下,在背光的山峰下呈灰蓝渐层阴影,谷里川行流动的水,粼粼一片以外更似时间的河,带着蓝色忧郁祭奠人世繁华的无常。它静静流淌,仿佛除了日月更替伴随逝去,再无他想。它是我从加拿大回国时高空俯瞰的天地造化,巍峨的洛矶山脉。

ADVERTISEMENT

飞机升空航行至规定的飞行高度后,我们陆续在平稳中昏昏欲睡。突然友人呼唤我们看窗外景物,于是睡眼惺忪的几人往窗口一探,没忘记自己当下是“哗哗”赞叹声连连。洛矶山脉南北纵贯4800多千米,山脉连亘起伏数千公里长,民航飞机每秒飞行约莫280米的速度,时间却仿佛定格在窗框外,框住了一幅又一幅图景,层峦叠嶂如斯浩瀚,从起始的这山,到结束的那山,倘若相机连拍,定能拍出一片片难以辨识的拼图块。

一大片一大片的山外有山,一大片一大片的白与蓝。飞机飞了好久,仍未越过山脉,仿若很多小人物的严冬,苦熬了一大段日子,依旧困在艰辛里,乃至默默殁去。

课堂教学来到短篇小说《祝福》,故事里的主人翁祥林嫂,在鲁迅笔下因着礼教吃人而以悲惨命运作结。“祝福”是中国旧社会的民俗,是致敬尽礼,迎接福神的年终大典。用牲醴和香火供奉祖先和天神,祈求来年好运幸福。祥林嫂丧夫,到了鲁镇当女工。后来又被婆婆强拉回去改嫁。改嫁以后总算有了一小段安稳日子,生了个孩子阿毛。鲁迅给了悲剧人物一个“天有不测风云”的逆转,让她再次丧夫,儿子又被狼给吃了,大伯子把她赶出家门。孓然一身的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却因为克夫克子被视为不详之人。她逢人诉苦,仿若大海浮沉中寻求漂木拯救几近溺毙的自己。众人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探寻遭遇以后,再无心思聆听,所有的同情与怜悯都止步于反复叙述际遇的门前。后来,祥林嫂被辞退,流落街头成了乞丐。

狼吃了祥林嫂的儿子,众人“吃”了祥林嫂,礼教“吃”了当时社会的无数人。这恐怖的吃人现象,在欢乐的祝福中形成了反差。故事结尾,“……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祥林嫂最终在大雪纷飞的“祝福”中死去,鲁迅以反讽调侃的笔调写道,“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时间止不住流动。祝福与不被祝福的,都会在其中逝去,仿若芥末亦不如地沧海一粟,从未出现般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雪山的浩瀚,让我们看见了宏大,也不忘渺小。白皑皑的干净也有暗影,鲁镇的人在波澜壮阔中笑看风云,如果也能在夹缝里呵护一线生机,祥林嫂就不会死。

雪山入眼帘,是意外收获,思绪经纬纵横间交错,仿佛对雪与雪山的遐想统统都可串联成线。环境转换的思维激发,就是储蓄灵感的良机。当年,带着祝福启航回国的我,并未联想起《祝福》,如今的牵强附会看似无关,却有洛矶山脉一样绵延无尽的缠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1:19pm 29/12/2022
清风拂吹 | 郭丽云 – 清风依旧(完结篇)

晨光熹微的时间推移,于岁末稍有延迟,城市里天空的蓝橙渐变在七时以后。赤道的我们,没有冬夏昼夜长短之别,只有微乎其微的感受。

每一个当下的感受,可以情绪波动大起大落诠释,也可以无波无澜,风平浪静。近来,常有一种“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要”的自信在脑海回荡,是给友人多番开解后的余思念想,也仿佛是底心沉默后的复苏。于是,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历史上有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郭子仪乃唐朝开元初年的武状元,历经七朝,事主四朝,两度任相,八子七婿皆为朝廷重臣。唐代宗赐婚,郭子仪幼子郭暧与昇平公主共谐连理。夫妻俩的经历撰为故事搬上戏台,即是《打金枝》或《金枝玉叶》。

婚后,郭暧因昇平公主总以君臣之别来替代夫妻之仪而为之气结。有趣的事情发生在郭子仪八十大寿之日。昇平公主几番推托不去,言之没有君给臣拜寿之理。郭暧心里积压的愤懑情绪顿时泄堤演变成了家暴。《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四》有载,(大历二年二月)郭暧尝与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郭暧气呼呼指着公主大声说着“你依仗着有个天子的父亲吗?我父亲还不愿做天子呢!”的这段记叙,真的很有画面感,也让陷入相同境遇者有了代入感。

昇平公主鼻青脸肿到皇帝父亲跟前告状,复述了郭暧大逆不道之言。唐代宗反而笑着回答:“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如果郭子仪真想要做皇帝,天下早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

郭子仪见郭暧独往拜寿,问明缘由,即捆绑了郭暧让其负荆请罪去。唐代宗却对郭子仪说:“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在这件事上,或许皇帝这一番开明的言语更为人称道,为人尊长,要能装作痴聋还年轻人一片自由空间也着实不易。但郭暧的气话更为真实。

历史上,忠臣义士的豪情壮志比之帝王将相没有更为逊色。波澜壮阔的史卷,让我们展读时,为自己应该添上怎么样的一笔,有着明确的指引,有人顺道而善,有人选择逆道为恶。上了金銮殿宝座的皇帝,底下想必少不了无数郭子仪一般的人,有的在明辅佐,有的隐而无争。每一个至高无上荣享尊位之人,不可能空中楼阁地身处金字塔顶端,底层的基石也更为实在。

我们或许偶尔慨叹“时也命也”,然而以身分地位论尊严终究是虚妄。人生在世,更为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是什么,而是我们做了什么。

昼夜变化,运行有致,阳光来迟不过是短暂的错落,人生际遇如是起伏方才形成漂亮的弧线,山峰状那会儿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来到谷底即能立、能稳、能抬头挺胸,那是无欲则刚,是底气。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