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雪後雲蒸霧繞的泰山,一次壯懷激烈的俯瞰。零下二度的寒氣中,冰雪凌飛狀凍在枝頭,銀裝素裹,花積般凝於屋簷與臺階。
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中,其首化作東嶽泰山,四肢分別化作其餘四嶽。泰山,吞西嶽華山之險,壓南嶽衡山之秀,駕中嶽嵩山之峻,軼北嶽恆山之幽,為五嶽之長,山上石碑刻有“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當年,立於碑前,釋迦摩尼佛出生,七步生蓮手指天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那種“獨尊”霸氣,還有“我”字無限放大的含義,竟與眼前山石景觀融合成雄奇開闊的意境,再轉頭看著天海之間一線橫光,三層疊色在雲端上暈開,造物的宏偉即是心中澎湃之因。
ADVERTISEMENT
登泰山,保平安。首先是巴士,然後轉吊軌纜車,最後再一階階梯子攀爬,腳下不適於雪地行走的運動鞋幾番打滑,險些滾下山坡。泰山不是五嶽中海拔最高的,卻是我至今為止所到的最高處。登上歷代帝王13次封禪祭祀之嶽,站在孔子小天下處穿梭神話,那種震撼的感覺,彷彿對應了杜甫《望嶽》一詩中高山仰止的崇敬之心。“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二十來歲,站在泰山腳下,謳歌造化並抒發內心的堅韌及政治抱負。
泰山位於古代齊魯兩國邊界,當時被類比為一種文化行為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聖人之學高遠及博大精深的象徵。孔子登泰山為封禪制度而前往考察。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東漢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六位帝王曾先後於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封禪大典有其條件,統治者在位執政期間,盛世太平,天降祥瑞,顯示九五至尊“受命於天”乃真正天選之子,方可祭天為封,祭地為禪,祈求國泰民安。杜甫沒有登頂,我們或許可以揣度,那時他是謙虛於自己德行不足,功業未競。
封禪大典勞民傷財,唐朝諫臣魏徵曾勸阻唐太宗李世民放棄封禪大典。宋真宗以後就再無帝王行此儀式,轉而進行祭祀。不管是封禪還是祭祀,古時候登泰山,莫不心懷朝聖之敬意。如今,泰山成了旅遊勝地,人人皆有機會登上這座神聖而底蘊深厚的大山,即便我們沒有在登山前帶著古人那種對天地鬼神帝王之尊的崇敬之心,卻一定會在一覽眾山小時,驚歎於那天那地那山的大氣宏偉。
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遺,成了中國第一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之處。這文化,這自然,自是值得保護。
我希望體驗下雪,卻慶幸於登山那時沒有雪花紛飛阻礙行程,只“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石頭記》上的的原初設定,“白茫茫一片真乾淨”是說大觀園遭突變,一地白骨死亡的眾生悲慘景象,也諷喻時政。如今我們讀《紅樓夢》,彷彿只看到眼前是賈寶玉出家修行遠走,漸行漸遠的背影超然脫俗,在“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雪地上,彷彿就此走向美好未來,如佛陀度化眾生,如封禪下的太平盛世,如”泰山安,四海皆安“的古代說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