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馬新聞

發佈: 12:05am 03/09/2022

華小

威南

雙溪吉舌以列

細述

Sungai Kechil Ilir

光華學校

華小

威南

雙溪吉舌以列

細述

Sungai Kechil Ilir

光華學校

細述‧華小 | 一溝之隔便是檳城 光華學生來源靠威南

報道/劉必強

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外觀。(劉必強攝)

86華裔生無一是當地人

ADVERTISEMENT

位於吉打南部)的校園,只有一溝之隔便是鄰州檳城,不僅校園挨著鄰州,就連學生來源都依靠檳州地區,否則該校在多年前已面對沒有華裔生源的窘境。

到雙溪吉舌以列轉一個圈,很快就能把市鎮轉完了。一個不小心,也就會從吉打州跨到檳城,因為雙溪吉舌以列這個小鄉鎮也就緊緊挨著檳州。

學校籬笆外的溝渠便是吉打州與檳州的分界線,所以坐立在吉打州的光華學校緊緊挨著檳州。(劉必強攝)

董事長林函杉受訪時更打趣地說,若站在校園後方的籬笆旁打個噴嚏,搞不好唾沫星子也都會從吉州落到檳州。

8友族生才是真正當地人

到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走上一趟,就是一所名符其實、華裔學生人數佔大比例的華文小學。學生總人數94人當中8人是友族,其餘都是華裔生。殊不知,全校86名華裔生當中沒有一人是來自雙溪吉舌以列,而8名的友族生才是真正的在地人。

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1947年的學生在校舍前合影,當年校地的位置被叫成高淵三百腳基。(校方提供)

林函杉:跨州招生安排校車接送

林函杉說,由於發展的列車沒有開到雙溪吉舌以列,所以該校在多年前已開始面臨華裔學生來源逐漸減少的問題,直至四五年前來自雙溪吉舌以列本地的最後一名華裔生畢業,學校也正式邁入華裔生皆來自檳州威南的情況。

林函杉。(劉必強攝)
光華學校全校已裝置好精明課室設備。(劉必強攝)

他說,學校董事會老早已預見這樣的問題,所以為了阻止學校面臨完全沒有學生的一天到來,董事會只能採取主動跨州到檳州威南招生,並且也安排校車接送學生到該校,而慶幸此方式還行得通。

他說,雙溪吉舌以列真的再也難找到華裔學生來源,所以目前來自雙溪吉舌以列的學生也只有8名友族。

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於1968年三年級的學生合影。(校方提供)

他還說,倘若當年沒有采取主動跨州招生,現在的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不是因為沒有學生而關閉,就是得到鄰近的其他源流學校“搶”學生了。

他表示,光華學校在那個時候只要有學生來報讀就收,所以才吸引了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比較能夠受到老師關注的“賣點”下,把孩子從鄰近的大型學校送到該校,或是到該校報讀。

校內的其中一幅壁畫,記錄著當年董家教為了吸引鄰州的學生到該校就讀,而安排校車把學生接到學校的一段校史。(劉必強攝)

他也說,由於一些鄰近的大型學校的老師建議把孩子送到該校,也才奠下了鄰州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光華學校的基石,並且更是衝著該校學生少老師比較能關注到學生這一點,以及造就了該校是一所愛心學校的口碑,該校才一直靠鄰州學生撐到今天。

邱廷豐:明年百年校慶 致力美化校園

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明年將迎來百年校慶,校長邱廷豐落力為校園換上新面貌,校園內的每堵牆都畫上壁畫,讓校園更具活力及藝術氣息。

邱廷豐。(劉必強攝)

邱廷豐受訪時說,該校的辦學方針是有教無類,所以學校的教員致力發揮所長將學生教導好,不負家長舍近取遠將孩子送到該校就讀。

他說,該校為迎接百年校慶,正在致力落實美化校園的工作,藉此讓在籍學生能夠愛上校園的同時,也讓屆時回校的校友能夠感受校園不一樣的藝術氣息。詢及壁畫的覆蓋度時,他表示幾近100%。

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將在明年迎來百年校慶,學校也正在畫壁畫迎接校慶。左起為陳玟秀、林函杉,以及邱廷豐。(劉必強攝)

他還說,該校也已配合時下教學的步伐,全面進入精明課室,讓學生都能趕上時代的教學模式。

由於校園內課室、教務處、食堂、禮堂、圖書館、活動空間皆有,所以邱廷豐也用一句老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形容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的校園。無論如何,他希望學校能夠配合時代的步伐繼續發展,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空間。

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校園雖然不大,但是卻如校長形容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劉必強攝)

陳玟秀:小型學校老師能把學生顧好

副董事長陳玟秀說,與其把孩子放在大型學校裡去競爭,不如把孩子送進小型學校,讓老師都能更全面地把學生照顧好。

陳玟秀。(劉必強攝)

所以,他雖然住在威南,但是卻執意把孩子送入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的目的很明確,是因為光華學生少,老師對學生容易雨露均霑。

他說,他是從大地方搬遷到威南,而當時長女已就讀三年級。那時候他也對孩子要到哪所學校去一再斟酌,面對威南區內靠近住家逾千名學生的大型學校,以及學生人數不到100人的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最後選擇了光華。

陳玟秀(左)與林函杉告訴記者該校有足夠的空間讓校方進行活動。(劉必強攝)

他說,學校就是孩子們快樂學習的地方,與其讓孩子在競爭強烈的環境下學習,他認為讓孩子都能夠得到老師在教學上的關注更為重要。

雙溪吉舌以列光華學校校徽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