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浮罗勿洞华文小学
创办年份:1925年
ADVERTISEMENT
现有学生人数:40人
全校40学生 一半是友族
创办于1925年的浮罗勿洞华文小学,再过3年便迎来创校100周年,这所位于浮罗山背偏远地区的微型华小,即使董事部多年来愿意提供交通载送服务,载送其他地区的学生到校就读,但成效不大。
由于位置实在过于偏远,至今依然有许多人不晓得浮罗勿洞华小的存在,该校目前的学生人数为40人,每个年级只有一班学生,基于当地有不少巫裔居民,因此该校也有一半的学生为友族同胞。
邹俊扬:盼建廉屋吸引人口回流
浮罗勿洞华小董事长邹俊扬说,相较过往30余名的学生人数,该校学生目前是稍有增加,而在吸引学生方面,该校在十多年前便提供浮罗及文丁等邻近地区的学子免费交通服务,只可惜在增加学生人数方面,效果依然不理想。
他说,该校在2004年扩建时期,曾有过50至60名学生就读,但随着当地人口外迁及人口老化,学生人数也因此受到影响。
他说,浮罗勿洞有不少政府地段,如果州政府能够利用这些地段进行房屋计划,兴建廉价屋吸引人口回流居住,那么该校学生来源不足的困境,才有望改善。
积极推动STEM教育
“老师少,学生少,资源少,但无论如何都要试试看,才能见到成果!”
微型华小一般都面对师生少、资源少的问题,浮罗勿洞华小也不例外,但该校不因微型学校的定位而自我设限,现任校长陈诗茵自去年上任后,便积极推动该校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期望乡区学校的学子,也能够与科技接轨。
陈诗茵在去年1月上任后,与县教育局联办了“小小科学家”活动,邀请了10间学校共210名学生参与,同年也举行假期电脑班,她亲自趁假期回校,教导学生电脑知识。
继去年的“小小科学家”活动后,浮罗勿洞华小今年再办“编码挑战”活动,这次更上一层楼,邀请了11所学校共250名学生参加,使用编程软件Scratch 3.0来完成项目。
陈诗茵说,举办这些活动,可让乡区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新科技,同时带动区域学校在这方面的发展,同时让乡区孩子开拓视野,跳出思维框架。
与中国学校缔结姐妹校
“乡区孩子不像城市孩子,他们其实相当依赖学校的活动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除了积极推动STEM教育与活动,浮罗勿洞华小也越来越活跃在州比赛与国际比赛,陈诗茵说,在2021年,该校就获得12个全国赛奖项、19个州赛奖项及5个区赛奖项,其中就包括在持续性低碳学校全国比赛中,摘获银奖。
该校也参与了马来西亚华文小学“爱心学校计划”,并与中国学校缔结成姐妹校,一步步向国际化迈进。
提倡学生勇于尝试
陈诗茵说,浮罗勿洞华小的办学方针之一,是“以小拼大”,该校从不灌输“我们很小型的看法,反之鼓励学生目光远大(Think Big),创造无限可能。
“我们地点是偏辟没错,但是我们有很好的办学方针,更提倡学生勇于尝试。”
她说,与其他大型学校不同,该校因为学生人数少,也因此在比赛或活动上,每一名学生都必须上阵参与,这时候,学生的潜能便得以发挥,让老师及家长感到惊喜。
她说,该校另一个办学方针,是有教无类,对于一些学业成绩较差的转校生,老师都会在正课以外,抽空给他们课后辅导,不放弃每一名学生。
师生互相支援与扶持
小小的学校,无限的温暖。
陈诗茵说,浮罗勿洞华小只有40名学生,11名老师(包括她在内),学校就如一个大家庭,师生在教务与学习上,互相支援与扶持。
“学校两大机构即董事部及家协,在学校发展上是给予100%的支持,董事部更从不干预校务,非常信任校方,董事就像这个学校的大家长。”
她说,由于教职员人数不多,大家往往身兼多职,但老师从不因此埋怨,更会互相协助,具有难得的奉献精神。
“在学生福利方面,学校也赞助了全校学生全年的作业、练习簿和运动服,每名学生更获热心人士赞助每日餐点,无需付费。”
★学校简史
感激《星洲》《光明》读者雪中送炭
图书馆命名“情义图书馆”
浮罗勿洞华小创办于1925年,在草创初期命名为华侨公学,该校校地隶属董事部,占地1.5英亩,曾于2004年进行扩建,在原地兴建一座2层楼高的新校舍,包括4间课室、图书馆、科学室、校长室、教务处、礼堂及食堂。
该校扩建获得槟州中元联合会协助筹募款项,当年筹获约80万令吉的经费。
在2006年,该校新校舍获得多方面赞助,成功为新校舍设立先进及设备齐全的课室。
这包括每间课室设有投影机及电脑教学、网络教学、图书馆借书系统和行政系统电脑化、安装手指印签到系统及设有6台电眼,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就读。
浮罗勿洞华小2004年扩建计划,曾受到当时的南亚大海啸影响,当时由《星洲日报》及《光明日报》发起的“海啸无情,人间有义”赈灾运动,曾于2005年捐赠20万令吉予该校。
为感激《星洲日报》及《光明日报》读者雪中送炭精神,浮罗勿洞华小图书馆,也因此命名为“情义图书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