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新聞筆

發佈: 2:05pm 12/06/2022 1640点阅

大新聞筆

陳嘉盈

大新聞筆

陳嘉盈

陈嘉盈 | 停尸房故事2之死者突然“活”过来!

文:陳嘉盈

当他正在剖尸的时候,“死者”竟突然叫喊起来,两手还紧紧握住助理的手腕。

他尝试将死者的手指逐个掰开,却好像锁紧了一般,丝毫动不了,无奈之下只好将死者的手指切下来。正当他握着锋利的手术刀,小心翼翼地切下死者的拇指时,死者突然睁开双眼,直愣愣地瞪着他,吓得他直接从原地跳了起来……

ADVERTISEMENT

他的助理更是吓得膝盖不停颤抖,脸色铁青,几乎都要哭了。

作者父亲是一名验尸官,有时需要出庭供证,尤其涉及刑事案件。多年以前,有一名强盗遭警方开枪射死。他父亲在案件进入审讯前的一个晚上验尸,没想到却遇上这等邪门的事。

由于死者已经死了数小时,尸体已僵硬。他和助理只能嘴里不停地念经,死者才慢慢松手。见挣脱死者后,2人立马连滚带爬的冲出停尸房。

他父亲一度怀疑死者吸毒过量,引发假死状态,毕竟在国外也曾有过“直接将人活埋”的个案。

稍微冷静下来后,他父亲带着数名医生重返停尸房,当他们一行人去到停尸房时,原本躺在冰板床上的尸体竟不翼而飞,连医生也受到惊吓,环顾四周发现尸体平躺在地面。医生提取了尸体的心血作进一步检查,没有发现毒品。同时,也证实该具尸体在解剖前已经死亡。

他父亲顿时松了一口气,因为误诊或将活人当死人解剖,要面对牢狱之灾的。当年的停尸房并没有录影设备,只能通过口述方式记录这段过去。

他父亲还说,在千禧年代,大多数从印尼及孟加拉前来马来西亚从事3D工作的劳工,都会签署一份契约,即如果他们因为生病或因工作关系死在大马,他们的遗体将捐给医院,作为医学研究。因为国外遗体回国的手续非常复杂且昂贵,因此这些3D劳工都愿意签下相关契约。

当年,有一名来自孟加拉,在建筑工地工作的合约劳工因患骨痛溢血热症死亡。他父亲像往常一样处理尸体,正当他们准备将处理好的尸体送入冷库时,一名女护士竟当场晕倒。初时,大家以为她只是超时工作,身体过劳晕倒,便试图将她唤醒,岂料她醒后便喊叫不停,双手掩面。身边的人尝试安抚她,让她冷静下来再问道:“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

“那里,纳比身后(作者父亲)……有鬼!你站住,不要动!”女护士当时瑟瑟发抖,吓得直哭。当时是大白天,阳光刺眼。

听到这些话,他父亲的毛管都竖了起来,突然感觉背后一股凉意,缓缓转过头去,看见刚被处理过的孟加拉劳工就站在他的身后,只是原来的短发变成了长发披肩……吓得他也当场晕倒。

接下来抓鬼的故事太长很啰嗦,省略不说。当他父亲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以上故事据说都是真人真事,作者达末如恩(Dammerung)是该验尸官的儿子。我浏览脸书时看到这些故事,觉得挺有意思便将部分内容进行翻译,并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2:27pm 22/04/2025 1.5千点阅
陈嘉盈 | 借题发挥

近日心情特别沉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涌来,每刷一次新闻就会有种深深的无力感,留言也是越看越心寒,即便关上手机,人也常陷入负面情绪里。

即便知道“Doomscrolling”(末日刷新)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害,但还是一遍一遍地刷着令人沮丧的坏消息和留言。“Doomscrolling”是在2020年,即冠病疫情开始之后,才出现的英文新词,形容持续不断地浏览负面新闻产生的抑郁状态。

新闻从业员本就是一个高强度的职业,我们与新闻的关系,乃至与真相的距离,肯定比绝大多数的读者更近,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新闻,都是从大量的新闻来源中,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内容。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般人可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对于要时刻关注新闻的新闻从业员,就没办法完全规避接收那些负面消息。

也许人们会说,我们对于负面消息的耐受力肯定要比其他人好,但在新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难度一直在增加,普通人看一条负面新闻,我们则要几十条不同角度的同类内容,还要继续关注后续发展,回答读者们想知道的问题。

我曾访问过一起悲剧中,逝者留下的2名未成年子女,我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一度哽咽至失语,说不出话来,反倒是俩小孩在安慰我。他们说:没关系的,你问。一句话,让我的心从哽咽着,到眼泪不自觉地从眼窝里涌出。

这种“工伤”是很难去量化或具体形容的,最终只能自己去消化。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即如何在职业属性与个人情绪中找到平衡?怎样才能做到既共情,又不被悲痛吞没,在受访者面前表现得更专业?

读者们或可以自由批评新闻从业者的报道手法,或者所犯下错误,但不可质疑人们想知道更多内情的欲望,为此才存在的新闻行业。

最近追《浪姐》,其中一女艺人在测评时跳的一段舞,竟给我看哭了……身旁的女儿对我无缘无故的哭或过于“自我感动”的行为有些莫名其妙。

我说:当艺人,太难了!同理,当新闻从业员,也太难了!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