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南8日讯)黑刺榴梿故乡之一的吉南三巴央,本季黑刺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多了60%,但因为北马榴梿早产可抢先上市,全国各地的榴梿商也纷纷赶来北马取货,所以黑刺行情看好,价格也再涨!
三巴央668榴梿大王东主赖敬群受《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访问时说,今年黑刺虽然比去年多产,但若相比曾经的盛产期,产量还是少了。
ADVERTISEMENT

黑刺榴梿去年大部分都输出口
“由于目前中南马一带的榴梿歉收,导致全国榴梿商都纷纷到北马来抢货,而且目标主要都是黑刺。”
“去年同期,榴梿季节时因疫情和行动管制令限制,刚好榴梿也严重歉收,所以黑刺大部分都输出口。”

运输車輛提前一晚来过夜
经营榴梿批发和零售的打昔668榴梿大王档口,两周前各种榴梿开始陆续上市,本周已进入盛产高峰期,全国各地榴梿商为了抢货,甚至有运输罗里提前一晚就来过夜等待。

赖敬群说,全国榴梿商都知道,这里是黑刺故乡。可能是这里的土壤适合种黑刺,因此三巴央的黑刺特别美味。
668榴梿大王的黑刺。80%以上都是本土产的,还有一点货源则来自爪夷、大山脚卓坤山及槟岛浮罗山背。

未来几年行情续看俏
“虽然黑刺价格每年都在上涨,越来越多果农种植黑刺,但因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黑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黑刺的价格在未来几年行情仍继续看俏。”
目前,该档各种榴梿零售价格是:黑刺88令吉(去年70令吉)、猫山王62令吉,红虾和葫芦则皆28令吉。

赖敬群也说,其实中南马一带也开始有人种植黑刺,但因为才刚刚种下,产量不多,仍不够以应付市场需求。
他欢迎各地榴梿爱好者勿错失良机,尽快到当地品尝黑刺等榴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马六甲1日讯)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酒类,象征着地方风味与文化特色,本地业者利用本地盛产的榴梿与山竹等热带水果,酿制成果酒,冀打造一款代表国家风味的官方酒。
—
骆慧茹:创新口味展现文化自信
Myzduri联合创办人骆慧茹表示,世界各国都有代表性的酒类,包括韩国有烧酒、日本有清酒、法国有葡萄酒、中国有茅台,而马来西亚或许正缺少这样一瓶能够代表国家风味的官方酒。
“拥有丰富热带水果资源的马来西亚,正能够以‘果王’榴梿和‘果后’山竹为主角,酿造出独具风味的果酒,逐渐打破传统认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她说,他们正努力填补这一空白,成为热带风情的文化符号,让马来西亚在国际酒类市场上拥有自己的独特声音。
“榴梿与山竹,一王一后,早已在水果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榴梿果肉香甜浓郁、风味独特,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山竹则酸甜清爽、口感细腻,享有‘果后’的美称。将这两种风味截然不同的水果酿成果酒,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代表着马来西亚的独特风土与文化融合。”
她说,两者的结合,既是口味上的创新,也是文化自信的展现。榴梿果酒的酿造过程并不简单,经过多年研究,酿酒师结合现代低温控酿技术,保留了榴梿果肉的香气和甜度,酒体却更加清爽顺滑,让人喝得微醺但不过量。
“与之相对的,是清新柔和的山竹果酒,果王与果后,一刚一柔,形成了独特的搭配,就像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缩影,彼此对比,却又和谐共存。”
—
采用先进酿造技术 严控工序
骆慧茹说,提及榴梿酒,许多人存在对榴梿与酒结合可能会致命的固有印象。这条流传已久的禁忌,在东南亚地区几乎无人不晓。
“此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曾有提到榴梿不该与白兰地同食,随后,1941年更有因榴梿与酒会致命一说,令这一说法变得愈发可怕。”
她说,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学研究却给出了更理性的解释。2009年,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发现,榴梿确实含有硫化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
“乙醛是酒精代谢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无法及时分解就容易导致脸红、心悸、恶心等不适反应。不过,这种不适并不等同于致命。如今,榴梿与山竹果酒等也获得了卫生部及相关官方的认证,并能够在市场上售卖。”
她说,榴梿本身富含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而酒精又会加重这种不适感,让人误以为“榴梿加酒会致命”。医学专家指出,只要不过量食用,榴梿与酒同食并不会导致致命危险,适量饮用,依旧能享受到独特的果酒风味。

“我们融合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打造独特风味,重新定义优质饮酒体验。率先推出榴梿(猫山王)、山竹和蜜瓜风味的高端利口酒,成为国内首创品牌。”
她说,他们采用先进的酿造技术,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确保每一瓶酒都达到国际标准,呈现高端品质。同时,采用优质原料酿造,每一口都散发出浓郁果香,将热带水果与醇厚酒香完美结合,带来前所未有的味觉享受。

酿制13州果酒
她表示,他们也致力于酿制13州的果酒,包括以豆蔻、火龙果、哈密瓜、黄梨及柚子等水果,酿制成果酒,让这些热带水果果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逐渐成为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伴手礼,走进商务场合,登上宴席酒桌,成为赠送贵宾、领导的礼品。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