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7日讯)槟城研究院建议槟州政府“软硬兼施”,向荷兰学习软功,向新加坡学习硬功,以解决州内逢雨淹水的问题。
槟城研究院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槟城的降雨量和频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雨季,这增加了州内各区淹水的次数。因此,投资和规划长期性的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事。除了目前已在进行的方案,如泵房、潮汐闸门和清淤工作,槟州需要更多有效及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ADVERTISEMENT
新加坡和荷兰的水灾管理系统带来了启发,因此建议州政府结合硬工程方法(引水渠、蓄水池、滞留水箱,甚至是拦河坝),和软工程方法(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增加在河流和海滩周围的缓冲区),及增加排水沟、运河和河流网络,以快速引导雨水远离低洼地区,来解决州内的水灾问题。
新加坡的硬工程
新加坡面对的气候条件与槟州相似,尽管新加坡有大量建筑和不透水的区域,但每年发生的水灾事件少得多。新加坡政府采用了汇水策略,更灵活地把水引入排水系统。这解决方案也平衡了供水和淹水风险。也使用“源-途径-受体”(SPR)模型测量每一个雨水可能流动和聚集的热点。
“源”是雨水径流产生的地方。下雨时,不被土地吸收的雨,在流入排水沟之前会在其他表面流过。为了减轻排水道的负荷,雨水会先被引入蓄水池或滞留水箱。2014年1月以来,新的发展计划需在工地建设蓄水箱、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或蓄水池,以减缓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速度。
“途径”是指雨水流至蓄水池、或其他点的路径。这些途径被拓宽和加深,以便可以更快速从发展工地排出到蓄水池或水库。导流渠的建设也可以分散水流,最后雨水被引入蓄水池,这样可以应付更强烈的暴风雨。
新加坡有2主要蓄水池
新加坡目前拥有8000公里的排水道、河流、运河作为排水网络。雨水通过这些排水网络流到蓄水池内。新加坡拥有两个主要的蓄水池,各别容量为3万8000立方公尺和1万5000立方公尺。
“受体”是可能被水灾影响的基础设施,比如建筑物、地下室。为了保护这些区域,地面被抬高、安装了防洪屏障、建筑物和车站的入口地面也被抬高,以防止雨水流入。
槟城研究院建议槟州采用“源-途径-受体”(SPR)模型,在低洼、人口稠密地区增建蓄水池和滞留水箱。尤其在槟岛,情况更紧急,因为受海水水位上升和密集的发展影响。州政府需要求发展商在新发展计划中,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甚至是在工地建蓄水池。
荷兰的软工程
荷兰以出色的水灾管理策略而闻名,尽管这个国家的地形平坦,而且有三分之一土地低于海平面。2007年,荷兰政府引入了“河流空间”计划来管理4条高水位的河流。该计划旨在降低淹水区的水位,方式是建立缓冲区、重新安置堤坝、增加渠道深度、建设洪水绕道。他们在30多个地点采取措施,确保洪水顺利流动。
“河流空间”旨在恢复河流的天然涝原,以便在大雨期间水位上升时,保护周围的地方。随著降雨量增加,河流必须向海洋排放越来越多的水,但河流被限制在较高的堤坝之间,因此空间越来越小。通过将堤坝移到更远的内陆、降低和拓宽涝原,河流便可获得了更多空间,让主要河流有更多的排水空间,降低河流防波堤以便水可以流动得更快,保护特定地区免受洪水侵袭。
这些项目通常很昂贵,而且通常需要牺牲,比如房屋位于洪水区的人需被重新安顿、有价值的地段将被弃用。
“海滩补给”免受暴风潮影响
荷兰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及美国,也普遍采用另一种水灾管理技术,那就是“海滩补给”。通过这种方法,沙子、砾石或小卵石会被散布在发生侵蚀的海滩上进行补给,从而保护该地区免受暴风潮影响。
然而,采购足够数量的优质沙子,是一项挑战。尽管如此,这种灵活、快速的海岸管理系统比硬性工程建设更经济。除了减轻洪水和侵蚀之外,海滩补给也有利沿海旅游发展 、娱乐活动和保护沿海栖息地。
在槟州应用这些软性工程是可行的,在槟州进行起来,会比荷兰的规模小得多。槟岛东部和南部海岸线需要进行海滩补给和建堤防措施,以应对风暴灾害和海水水位上升问题。
在槟榔河、亚依淡河和北赖河进行“河流空间”计划,将有助减轻水灾问题,但必须有策略性地进行,即了解暴风雨期间河水在哪里涨得最快,同时必须把些计划将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日讯)原定于今日开始生效的商家禁止公开展示香烟和电子烟产品政策虽然再被推迟,但一些咖啡店业者经过数个月的“教育期”,已对政府这项政策非常了解,也表明肯定会配合,包括会改装置放香烟的玻璃柜、贴上黑膜等,以便达到政府的标准。
这项政策原定去年10月1日生效,之后被展延至今年4月1日,而卫生部3月24日再发文告指原订于4月1日生效的禁令不会立即全面执行,而是会逐步实施,最终目标是在10月1日之前全面落实。
相比数个月前商家对这项政策一头雾水,如今商家们的态度已经更加积极和明确。虽然政策再次被推迟,商家们表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也会提前着手进行相关的店铺调整。
五条路6222咖啡店业者黄志雄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问时说,他从报纸上得知政府已推迟这项政策,尽管如此,他觉得有必要提早做准备,以确保一旦政策正式生效时,能够迅速且顺利地符合要求。
对香烟销量影响不大
“卫生部说政策展延至10月1日之前,但没说一个日期,所以最好还是提前准备。”

他说,店内摆放香烟的展示柜已无法再更动位置,因此,他已向香烟公司销售员建议在玻璃柜贴上黑膜即可。
“这样一来,香烟就不再会显露出来,避免了公开展示的情况,从而符合政府的规定。”
他也认为,政府这项措施不会显著影响香烟的销路,因为他们的生意大多依赖熟客,而熟客通常是有固定需求的。
“他们已经习惯在这里购买香烟,不管展示柜如何调整,买香烟的人依然会买。”

他强调,虽然咖啡店有卖烟,但还是禁止顾客在店内抽烟。
业者蔡珍惹:
布帘遮香烟 不如改黑色柜
老世界咖啡店业者蔡珍惹说,之前香烟公司销售员曾建议用布帘遮挡香烟,但她觉得这个方法并不理想。

“布容易裂开,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损坏,而且每次售出一盒香烟都需要掀开布,操作起来对我们来说非常麻烦。”

因此,她表示更倾向于寻找更稳定且便捷的解决方案,比如直接把柜子玻璃改为黑色,这样既可以避免香烟被展示,也能避免布遮挡容易损坏和操作繁琐的问题。
其店内也按照法令,设置咖啡店内禁止抽烟及禁止18岁以下者吸烟及买烟的告示牌。
业者薛婉丽:
太麻烦 早就不卖了
市区东安咖啡店业者薛婉丽说,在咖啡店售卖香烟需要申请执照,而且有很多相关条例必须遵守。因此,她在约6年前就决定不再在咖啡店销售香烟。
“当时考虑到这些规定逐渐严格,再加上香烟价格越来越高,(商家已经)没什么赚头,干脆停止售卖香烟。”

她提到,虽然停止卖烟后店铺的收入略有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减少了许多麻烦,也让她可以更加专注于咖啡和餐饮服务。
她也在店内显眼处挂上很多幅禁止抽烟的告示牌,提醒顾客必须遵守公共健康规范。

一名不愿具名的杂货店业者则说,售卖一包香烟才赚50仙,利润非常微薄。
他觉得现代的年轻人更多是在手机和电脑上消磨时间,对吸烟的兴趣明显减少,这也是好事一桩,证明很多人更注重健康生活方式。

分阶段执法 10月前全面落实
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与吸烟管制法令(852法令)阐明,香烟和电子烟经销商禁止公开销售,包括如果放在货架子,也必须使用有遮盖的货架或橱柜。
根据卫生部的文告,这项禁令将涉及全国超过5万1000个商家,而卫生部将继续与零售商密切合作,确保安装的封闭式橱柜符合技术规格。
卫生部预计这项分阶段执法行动会在今年10月1日前全面完成。
根据法令,违反此禁令的个人可被处以500至3万令吉罚款,而公司则可能被处以最高30万令吉罚款或入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