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7日讯)槟城研究院建议槟州政府“软硬兼施”,向荷兰学习软功,向新加坡学习硬功,以解决州内逢雨淹水的问题。
槟城研究院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槟城的降雨量和频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雨季,这增加了州内各区淹水的次数。因此,投资和规划长期性的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事。除了目前已在进行的方案,如泵房、潮汐闸门和清淤工作,槟州需要更多有效及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ADVERTISEMENT
新加坡和荷兰的水灾管理系统带来了启发,因此建议州政府结合硬工程方法(引水渠、蓄水池、滞留水箱,甚至是拦河坝),和软工程方法(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增加在河流和海滩周围的缓冲区),及增加排水沟、运河和河流网络,以快速引导雨水远离低洼地区,来解决州内的水灾问题。
新加坡的硬工程
新加坡面对的气候条件与槟州相似,尽管新加坡有大量建筑和不透水的区域,但每年发生的水灾事件少得多。新加坡政府采用了汇水策略,更灵活地把水引入排水系统。这解决方案也平衡了供水和淹水风险。也使用“源-途径-受体”(SPR)模型测量每一个雨水可能流动和聚集的热点。
“源”是雨水径流产生的地方。下雨时,不被土地吸收的雨,在流入排水沟之前会在其他表面流过。为了减轻排水道的负荷,雨水会先被引入蓄水池或滞留水箱。2014年1月以来,新的发展计划需在工地建设蓄水箱、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或蓄水池,以减缓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速度。
“途径”是指雨水流至蓄水池、或其他点的路径。这些途径被拓宽和加深,以便可以更快速从发展工地排出到蓄水池或水库。导流渠的建设也可以分散水流,最后雨水被引入蓄水池,这样可以应付更强烈的暴风雨。
新加坡有2主要蓄水池
新加坡目前拥有8000公里的排水道、河流、运河作为排水网络。雨水通过这些排水网络流到蓄水池内。新加坡拥有两个主要的蓄水池,各别容量为3万8000立方公尺和1万5000立方公尺。
“受体”是可能被水灾影响的基础设施,比如建筑物、地下室。为了保护这些区域,地面被抬高、安装了防洪屏障、建筑物和车站的入口地面也被抬高,以防止雨水流入。
槟城研究院建议槟州采用“源-途径-受体”(SPR)模型,在低洼、人口稠密地区增建蓄水池和滞留水箱。尤其在槟岛,情况更紧急,因为受海水水位上升和密集的发展影响。州政府需要求发展商在新发展计划中,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甚至是在工地建蓄水池。
荷兰的软工程
荷兰以出色的水灾管理策略而闻名,尽管这个国家的地形平坦,而且有三分之一土地低于海平面。2007年,荷兰政府引入了“河流空间”计划来管理4条高水位的河流。该计划旨在降低淹水区的水位,方式是建立缓冲区、重新安置堤坝、增加渠道深度、建设洪水绕道。他们在30多个地点采取措施,确保洪水顺利流动。
“河流空间”旨在恢复河流的天然涝原,以便在大雨期间水位上升时,保护周围的地方。随著降雨量增加,河流必须向海洋排放越来越多的水,但河流被限制在较高的堤坝之间,因此空间越来越小。通过将堤坝移到更远的内陆、降低和拓宽涝原,河流便可获得了更多空间,让主要河流有更多的排水空间,降低河流防波堤以便水可以流动得更快,保护特定地区免受洪水侵袭。
这些项目通常很昂贵,而且通常需要牺牲,比如房屋位于洪水区的人需被重新安顿、有价值的地段将被弃用。
“海滩补给”免受暴风潮影响
荷兰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及美国,也普遍采用另一种水灾管理技术,那就是“海滩补给”。通过这种方法,沙子、砾石或小卵石会被散布在发生侵蚀的海滩上进行补给,从而保护该地区免受暴风潮影响。
然而,采购足够数量的优质沙子,是一项挑战。尽管如此,这种灵活、快速的海岸管理系统比硬性工程建设更经济。除了减轻洪水和侵蚀之外,海滩补给也有利沿海旅游发展 、娱乐活动和保护沿海栖息地。
在槟州应用这些软性工程是可行的,在槟州进行起来,会比荷兰的规模小得多。槟岛东部和南部海岸线需要进行海滩补给和建堤防措施,以应对风暴灾害和海水水位上升问题。
在槟榔河、亚依淡河和北赖河进行“河流空间”计划,将有助减轻水灾问题,但必须有策略性地进行,即了解暴风雨期间河水在哪里涨得最快,同时必须把些计划将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