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6日訊)大家結束居家工作重返工作崗位,原本熱門的園藝慢慢冷卻,在Grow社區市集擺攤的植物交換攤位,在獲得忙碌的愛植物人送出很多植物後,活動結束了仍剩很多,就留在興巴士讓人自由領取。
臉書群組“植物交換”(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lantswag)是配合Grow社區市集(Grow Community Market)上個月的地球月主題“重愛復興重用”到興市集擺攤,攤位獲得民眾熱烈反應。
ADVERTISEMENT
植物交換是讓會員來交換同等數量、但大小無受限的植物,也讓非會員樂捐至少5令吉領養任何植物,而當天擺攤的4位義工,皆帶來自己的植物銷售。
胡依琳:大家都上班市場需求降
植物交換義工胡依琳說,植物價格曾經在疫情期間上漲得非常高,但是目前價格一直往下跌,因為大家都上班了,市場需求下降,也有人只是把很多植物帶來任人領養,沒有交換植物。
她是在疫情居家工作時開始學習和愛上園藝,目前公寓有300盆植物。
她說,交換的好處是這些植物都是在各自的住家種植,不是溫室栽種,所以存活率很高。
鍾瀚威:植物價格會起落
另一位義工鍾瀚威說,植物價格會起落,包括一些要看接枝培養多久、種類、植物大小等,另一種是收藏家喜歡或較罕有的植物。
他說,該群組是為鼓勵大家種植而設,之前曾經在吉隆坡及檳城共辦了8場植物交換活動,一般上會員是通過群組自行貼文和交換植物。
對於為何最終剩下許多植物供人自由領養時,他說,這是因為這些植物較為普通,再加上疫情後很多人不再居家工作,沒有時間栽種,就把植物帶來而不換取任何植物。
琳菲利:疫後愛上園藝
另一位義工琳菲利說,他們讓大家自由交換帶來的植物大小和種類,只限定相對的數目;很多人可能帶來小的植物,但不一定選擇小的,也有人不計大小,只要喜歡就可。
她說,她也是疫情後才學習和愛上園藝。
卡琳:家裡有園地栽種
另一位義工卡琳說,她在疫情前就喜好園藝,目前家裡有園地讓她栽種。
據記者觀察,這些人士多是老手,選擇所要和喜歡的植物多於大小,因為他們有能力把植物養大,就不會詢問如何栽種等細節。
謝成德:很難寄送到外坡
一位帶來植物的會員謝成德說,在檳城有很多植物交換臉書群組,他就參加了數個,只要他貼文送植物,就會有人來到他位於浮羅山背的住家領取植物。
他說,目前在擺攤的群組有很多外地會員,他較少貼文因為很難寄送到外坡。
他也是因為疫情才開始種植,因為疫情前他和太太常常出遠門,疫情後就停止,作為退休人士的他就開始種植,太太也開始種菜。
他說自己並沒有綠拇指,一切是依據科學的栽種法,網絡上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麗君實行自行買賣付款
除外,在興巴士裡有一位研究很多草藥和園藝的人士麗君,把她所栽種的植物放在小販三輪車,掛上“自助”的牌子,植物都有價格票籤,也有一個罐子貼上QR碼,任何人看上任何植物,只要把票籤拿下,再自行掃描付錢就可。
麗君實行自行買賣付款已經有一段時間,她說,至今收支平衡,植物沒遭到竊取。
她說,這樣的方式在我國還不普遍,但外國早已通行,省時省力,因為她也不用花時間顧攤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