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想过靠健走减肥
ADVERTISEMENT
不跑步、不游泳、不健身、不靠减肥产品,仅靠健走(Brisk walking)和均衡饮食,能不能瘦下来?答案是能,这当中不可或缺的秘诀,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道理,即持之以恒。
具有多重身份的曾家麟,除了是一间企业的执行董事,他也是多间大学物流科系顾问及客座讲师,同时是多所华文学校的董事会成员,亦是马来西亚陆军后备队槟州理事会成员,日常生活过得充实忙碌。
不过,他依然能够挤出时间,在2020年末开始培养健走习惯,坚持至今的成果,是从昔日的“小叮当”96公斤体型,瘦至如今的71.3公斤。
回想当时开始健走的初衷,他笑言:“我从来没有想过靠健走减肥,当初之所以会开始健走,是为了健康着想,瘦下来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少了健康一切犹如浮云
随着年岁渐长,曾家麟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受教育程度有多高,生意做到多大,事业如日中天,少了健康,一切犹如浮云。
于是他在2020年末时,开始在住家附近健走半小时,1个星期会健走1至2天。他和许多开始培养运动习惯的人一样,当时也会有偷懒不健走的时候,但曾家麟凭在童军与陆军中训练出的高度自律,最后定下每星期健走3天的目标,在习惯形成后与自身纪律之下,如今他每个星期都达标。


每次健走最少15公里
来到现在,曾家麟的健走运动,他笑言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阶段,从一开始的半小时健走,到如今已变成每次健走至少2小时半至3小时,每次健走最少15公里。
“就算当天下雨或因其它事务而无法健走,我也会找一天补回,不给自己偷懒不运动的借口。”
在如此的健走强度下,他在1年多的时间内减掉24.7公斤,腰围也从以前的40寸缩小到33寸,衣橱内的衣裤全部都变成大码,他为此必须换过新一批的衣裤,来迎接瘦身后的自己。
爱吃没运动变了胖子
曾家麟在求学时期,可称得上是一名身材标准的运动员,他曾是龙舟队员,也热衷游泳,但毕业出来社会谋生后,就不再运动,加上爱吃,身形慢慢向横发展,变成了一名胖子。

他的胃口奇大,而且母亲在他小时便一直灌输他“吃多才健康”的思维,若吃得太少,母亲会担忧他是否生病,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他变得暴饮暴食。
他以前每次吃最少3碗白饭,能一次过吃下4个月饼,可一次过吃掉90%从超市买来的一条切片白面包;去到4Fingers连锁炸鸡店,更可以一次吃掉30个炸鸡。
曾毫无节制进食看了两次医生
他曾因为毫无节制的进食导致2次去看医生治疗,第一次是在巴刹吃了7样食物而“吃过头”不舒服寻医,第二次则是在喝酒后,吃了5包椰浆饭、2片印度煎饼和喝牛奶,导致隔日肚痛看医生。
开始照顾健康培养健走运动后,曾家麟以高度的自律,决定奉行均衡饮食习惯,他不再暴饮暴食,开始规律用餐,晚上8时后不再吃宵夜,多吃鸡肉与菜,少吃牛肉与羊肉,慢慢减轻食物对身体造成的负担。

曾被笑“矮矮胖胖”
曾家麟减肥成功后,周边人对他现在的瘦削身形无不感到惊讶,想当初在2020年前,他的身材看起就像小叮当2个肉球相叠着的短圆身形,有时还会被人开他身形玩笑,说他“矮矮胖胖”。
他现在正享受着减肥后带来的良好效应,除了外观改变外,他的精神状况明显比之前肥胖时期佳,思考也变得敏捷起来。
最重要不半途而废
对于有意加入健走行列的人,他认为坚持,不半途而废最为重要,一开始健走,也无需让自己走太长久的时间,半小时足矣;此外,也不要走一走,便停下来喝茶看风景。
“运动装备方面,我仅是携带一条供更换的上衣,毛巾以及水瓶,运动鞋只要穿得舒适就好。”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对曾家麟培养出健走习惯的最佳形容,健走不仅带给了他身体健康,也让他瘦身成功,蜕变成一个更加自信的自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上海23日综合电)湖北武汉一名男子为减重坚持每天走一万步,实施两个月不仅体重没有下降,反而还胖了1.5公斤。
专家表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新陈代谢率以及日常活动量都存在差异,因此每天步行一万步对每个人的减肥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要实现有效的减重,除了增加运动量,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身体代谢率以及健康状况多方面因素。
《极目新闻网》报道,37岁的李先生工作忙、应酬多,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让他半年就胖了20斤。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下定决心减重,在网上搜索各种减肥方法,最终“日行一万步”吸引了他,于是李先生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走一万步的目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肥。
他每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晚上只吃小碗青菜面,还戒掉了最爱的奶茶,实施减重两个月期间,他时常感觉餐后困倦,情绪变得易怒,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最令他疑惑的是体重比之前还增加了1.5公斤,于是他来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

面对李先生的疑惑,接诊的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为他进行全面评估后,找到了他体重不降反升的原因。
管雅文表示,步行作为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确实有助于消耗热量和促进新陈代谢。然而,减肥的本质是制造热量赤字,即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如果日常饮食中摄入的热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控制,仅仅依靠每天步行一万步是很难达到减肥效果的。
李先生属于腹部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本就比一般人要慢,热量难以消耗;每天步行锻炼属于有氧运动,每次仅消耗200至300大卡(相当于一碗米饭),他还经常因运动后的饥饿感加餐导致热量盈余;通过运动,他的肌肉量增加了两公斤,因肌肉密度比脂肪高1.1倍,这才使得他的体重不降反升。“减重不是单纯看体重,是要看脂肪减少和肌肉增加的综合效益。通过增肌减脂,基础代谢率提高,更易维持体重,减少反弹”,管雅文说,根据李先生的情况量身定制了科学减重方案。

“一是精准评估,通过人体成分分析结果、胰岛功能评估结果,制定每日1500大卡的热量缺口目标;二是运动升级,将单纯步行改成快走加上抗阻训练,每周3次间歇性快走,搭配2次哑铃、深蹲的力量训练;三是饮食优化,用燕麦、糙米替代精制主食,每餐摄入25克优质蛋白(比如鸡蛋、鱼肉),餐前先吃非淀粉类蔬菜(比如西蓝花、菠菜),延缓血糖上升;四是行为干预,记录饮食日记,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
管雅文提醒,减重有3个关键原则,一是别只盯着体重秤而是每周测体脂率、量腰围,比单纯看体重更科学;二是运动要动脑筋。低强度运动不等于有效减脂,需加入力量训练和间歇运动;三是及时找医生咨询帮助。如果长期减重停滞,或伴随脱发、易疲劳,可能是甲状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问题,需及时就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