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12:05am 15/04/2022

减重

潘瑞晖

甩肉

减重

潘瑞晖

甩肉

减重,加油!| 潘瑞晖:慢慢调整生活习惯减重 甩肉30kg从细节开始

似乎变成另一个人

甩掉30公斤,也许会看起来变了另一个人;反过来说,是否也得先做出剧烈的改变,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似的,才办得到呢?

ADVERTISEMENT

这种想法,恐怕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重担吧?

在16个月内一并甩掉32公斤,还有吃了十多年的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从结果来看,他似乎变成另一个人,体态、气色和精神都比以往好;然而,在的过程中,他却没有觉得特别痛苦或煎熬,只是从一些细节开始,循序渐进对生活习惯做小小的调整。

他认为只有先了解人性,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减重才能达到效果。剧烈地改变生活习惯如:突然大幅度增加运动量,或极端地改变饮食习惯、断食等,固能短时间看到成果,却容易引起反弹,或难以为继。

毕竟它往往需要过人的毅力和自律,无形中让人觉得减重过程艰钜,望而生畏或容易气馁。他称之为“超人”式的方法。他年少时就曾断食,身体和心理层面皆未能适应剧烈的改变,没几天就放弃,反而吃得更多。

潘瑞晖跟母亲的合照,当时他体重超过100公斤。

他更乐于采用符合人性的“凡人”式减重法,一步一步慢慢来。在容易达标的情况下,有成就感就有继续的动力。

不建议借助秘方减肥

他认为坊间强调片面的最佳方案,忽略过渡阶段,缺乏全面性考虑。他不建议借助秘方、药物或代餐减肥。只需从观察、记录自身生活习惯开始,再逐步调整即可。

在他看来,饮食的重要性占减重过程的70%,运动占30%。他把调整饮食习惯摆在首位,同时利用零碎的时间做简单的身体锻炼。

开始减重前,他走没几步路就喘吁吁,也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和血糖。

他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记者问时坦言,减肥期间经历瓶颈也是自然现象,只要找到策略加以调整,就能维持稳定的体重。

被推销减肥产品受刺激

他上一份工作积压的劳累与压力,导致三高伴随多年,40岁就开始吃药控制血糖和血压。转行后,压力不如以往,但体重仍逾百公斤,没走几步即喘吁吁。

为改变健康状况,他找了许多减肥的资料和方法,但都是纸上谈兵。直到有人上门推销减肥产品,他因此被刺激,为了印证自己那套是否可行,他开始减肥。

减重后,身体健康多了,整个人也显得精神焕发。现在他双手各举7公斤的哑铃。

记录每日饮食习惯

首先,从自我观察开始,记录每日饮食和生活习惯。假设每次要吃四块炸鸡,说戒就戒很难做到。一开始可每天减少一块,做到了再减少一块,以此类推。过了一段时日会发现,不知不觉,原本很难抗拒的高脂高热量美食,吃得少了,甚至能戒掉。

他本身工作时间长,忙碌整天后,还得抽出半小时运动,光是这么想就感到泄气,何况是执行。此外,跑步之类的运动形式,对当时逾百公斤的他而言亦是起头难。

潘瑞晖经常用零碎的闲暇时间做单脚站立的锻炼,训练耐力和平衡感。

在无法规律运动的情况下,他只是趁著没客人上门的零碎时间在店里动起来,最初从甩手、踢腿、单脚站做起。怕累?可以从每天5分钟开始,然后隔天再继续。接著慢慢加,无聊时也可边聊天边动起来。别小看这些小动作,加总起来的效果可是很可观。不信?可以试试看。

“运动不只为了燃烧热量,而是提升代谢能力,恢复身体机能。一点点累积的锻炼,过了一阵身体自然会有想要动起来的欲望,然后增加运动量。”

减重中期碰到瓶颈

潘瑞晖从开始减重至83公斤期间,平均每月减重2公斤。实际上,首两个月瘦下来超乎预料,平均每月甩掉4、5公斤。第3个月起,减的重量开始少了。

这是他在2020年减重见成效期间拍下的照片。

中期碰到了瓶颈,体重再也不能下降。他开始检讨,筛选大量资讯,开始重力训练。最初只用1公斤哑铃,适应此重量一阵后即加重。他每次加重1、2公斤,目前使用的哑铃是7公斤。

“不要有心理负担,凭体力和能力做,从每天举1公斤哑铃5或10次做起。闲来无事便做,久而久之就觉得很轻松。”

他在减重的过程中,身体曾发出警讯,感到头晕。看诊发现血压和血糖都降低许多,医生调整了药量。如今他变得更健康,摆脱长期服用的药,身体轻盈,精神焕发。

不同的锻炼采用不同的重量,这是2公斤的哑铃。

他笑称瘦下来后还曾被客人询及,这家店是不是换了老板?

营养均衡减重很重要

他在2020年中体重降至最轻的83公斤后,2022年体重增至90公斤。他认为复胖是因为肌肉量增加,也受限于当前生活习惯的缘故。虽以身高体重指数(BMI)计算,90公斤稍微偏重,但这重量已维持稳定一段时日,没有大起落。健康亦无太大问题。

“体重稳定后,偶尔会随心所欲吃高热量美食,因为有了成功经验,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就得增加运动量或控制热量来‘补救’。”

他认为减重不能有体重越少越好的迷思,营养均衡很重要,不可因此伤及身体。最重要是人变得健康和精神。他很乐意分享减重过程的点滴,甚至还要开设减肥群组,跟大家分享心得和交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48pm 23/03/2025
每天步行一万步即可减重吗?专家表示未必

(上海23日综合电)湖北武汉一名男子为减重坚持每天走一万步,实施两个月不仅体重没有下降,反而还胖了1.5公斤。

专家表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新陈代谢率以及日常活动量都存在差异,因此每天步行一万步对每个人的减肥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要实现有效的减重,除了增加运动量,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身体代谢率以及健康状况多方面因素。

《极目新闻网》报道,37岁的李先生工作忙、应酬多,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让他半年就胖了20斤。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下定决心减重,在网上搜索各种减肥方法,最终“日行一万步”吸引了他,于是李先生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走一万步的目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肥。 

他每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晚上只吃小碗青菜面,还戒掉了最爱的奶茶,实施减重两个月期间,他时常感觉餐后困倦,情绪变得易怒,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最令他疑惑的是体重比之前还增加了1.5公斤,于是他来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

每天走一万步一定能减肥吗? 专家:不一定
男子日行万步减有反而增加了体重,结果到了医院救医。(照片取自《极目新闻》)

面对李先生的疑惑,接诊的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为他进行全面评估后,找到了他体重不降反升的原因。

管雅文表示,步行作为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确实有助于消耗热量和促进新陈代谢。然而,减肥的本质是制造热量赤字,即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如果日常饮食中摄入的热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控制,仅仅依靠每天步行一万步是很难达到减肥效果的。

李先生属于腹部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本就比一般人要慢,热量难以消耗;每天步行锻炼属于有氧运动,每次仅消耗200至300大卡(相当于一碗米饭),他还经常因运动后的饥饿感加餐导致热量盈余;通过运动,他的肌肉量增加了两公斤,因肌肉密度比脂肪高1.1倍,这才使得他的体重不降反升。“减重不是单纯看体重,是要看脂肪减少和肌肉增加的综合效益。通过增肌减脂,基础代谢率提高,更易维持体重,减少反弹”,管雅文说,根据李先生的情况量身定制了科学减重方案。

每天走一万步一定能减肥吗? 专家:不一定
减肥运动要合理,除了消耗热量还要增肌减脂。(互联网照片)

“一是精准评估,通过人体成分分析结果、胰岛功能评估结果,制定每日1500大卡的热量缺口目标;二是运动升级,将单纯步行改成快走加上抗阻训练,每周3次间歇性快走,搭配2次哑铃、深蹲的力量训练;三是饮食优化,用燕麦、糙米替代精制主食,每餐摄入25克优质蛋白(比如鸡蛋、鱼肉),餐前先吃非淀粉类蔬菜(比如西蓝花、菠菜),延缓血糖上升;四是行为干预,记录饮食日记,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

管雅文提醒,减重有3个关键原则,一是别只盯着体重秤而是每周测体脂率、量腰围,比单纯看体重更科学;二是运动要动脑筋。低强度运动不等于有效减脂,需加入力量训练和间歇运动;三是及时找医生咨询帮助。如果长期减重停滞,或伴随脱发、易疲劳,可能是甲状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问题,需及时就医。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