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報大北馬推出減肥系列,那種減肥成功的故事,一篇又一篇呈現眼前。
然後,檳城地靈人傑,出了兩名準哈佛生,兩人的故事是很多人眼中成功的例子。
ADVERTISEMENT
這兩天來訪問完這兩名準哈佛生,聽他們的故事。一個是明知夢想不能賺錢也堅持追夢,另一人就要努力證明可以做到運動與學業兼優。
這些故事,聽了就覺得勵志。我也從記憶裡,翻箱倒櫃的翻找,看看自己有沒有任何成功的事蹟。
第一件想到的,是踏腳車和運動的這一段經歷。要從十多年前講起,當時剛開始踏腳車,對於長期不運動的人來說,是逼自己一步一步踏下去。
開始只是挑戰雙溪賴理大校園內的斜坡,小段路程足以氣喘如牛了。
怎知越騎越爽,跟騎友們越騎越遠。有一次從理大出發到皇后灣廣場,只是短短几公里的騎行,都讓身邊的人驚呼不已,好像雄心壯志地完成什麼人生大事。
後來,慢慢地去了浮羅山背、環遊檳島、再跨過海峽去到北海、吉打、北霹靂。
再後來,我們從檳島出發,衝去泰國南部合艾和勿洞,還試過一天內完成130公里的騎行去到勿洞。
跟別人講起時,他們那種難以置信的表情,就足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了。
從完全不運動到完成騎行遠征,再後來慢慢擴大運動的方式,養成長期運動的習慣。這樣看起來,算不算小小的成功事蹟?
這個騎腳車的故事沒什麼特別,純粹呼應近日來的勵志氛圍。事實上,成功這回事,從來都很難定義。
比如,在減肥的路上,要減個10公斤、20公斤,還是30公斤,要減多少才算成功?求學的路上,拿下很多個A,再進入世界級名校,是不是更大的成功?
或者說,當我們只去到鄰近的泰國就已滿足時,有人已從大馬騎腳車到歐洲了。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成功標準,有些人之所以執著於成功,是因為有了比較,要在別人面前厲害一點。但最後,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怎樣評價自己。
講回踏腳車這回事,我只是覺得,願意邁開腳步,跟騎友們開開心心,一步一步地踏到想去的地方,就夠了。
自己想做的事,肯去做,也一直做下去,哪怕只是想讓自己身體保持活躍,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我也覺得自己很成功了。
(作者為本報高級記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