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Omicron殺到,身邊不少人都陸續中招了,“我確診了”的公告隨時可見。
雖然Omicron浪潮直接推高確診病例,每日的確診病例都是萬萬聲,但衛生總監丹斯里諾希山在檳城的講座上說,Omicron逐步全面取代Delta病毒株是一件好事,因為前者的殺傷力比較低。
ADVERTISEMENT
我極度認同他的說法。
我不是流行病學專家,但有些現象是明顯觀察到的。從2020年3月18日算起,我國冠病大封鎖已滿兩年。兩年下來,見證到Beta、Delta到Omicron這三類病毒株肆虐的時代,也能明顯說出三者的不同。
Delta去年中旬開始入侵我國後的情況尤其明顯,疫情在去年7月至9月期間惡化,當時的確診患者許多病情升級、醫院床位不足、野戰醫院開了一間又一間,單日死亡人數飆到三位數,停屍空間也爆滿,到處充斥懼怕、不安、低落等負面情緒。
我的家人也是在去年7月染疫,經歷呼吸困難、發燒、咳嗽的症狀,當時的醫療體系已不能負荷。病情稍微惡化感到憂心馬上駕車去政府醫院時,護士目測認為不是嚴重個案後,只叫你回家觀察病情。
那是一段非常折騰的染疫經驗,當時能熬過去的患者會有“幸好活過來了”的慶幸。
而今進入Omicron時代,病毒傳播得更快,身邊朋友接二連三確診,沒確診的個案反而少見。逐一詢問身邊確診者的病情,多數人都回答說,“沒有症狀”、“感覺喉嚨緊緊”、“稍微發燒”或“普通感冒”,只有一兩人病情較為嚴重。
Omicron讓越來越多人中招這回事,也帶來一個明顯的好處,即確診常態化。
比起疫情爆發初期,確診者是少數,一般人把確診者當成瘟神,做出不同的負面標籤,以“誰叫你趴趴走”、“不遵守SOP才染疫”等說法來責怪他們。
越來越多人染疫能帶來集體的同理心,減低確診者被汙名化的歪風。
如今,人們終於明白,即便再嚴守所謂的SOP,即便怕到足不出戶,即便買下許多所謂的“防疫神器”,即便做足一切一切,還是可能受感染。
病毒防不勝防已是不必多說的事實,感染已是無法控制之事,確診屬於正常現象。既然如此,何不以平常心看待疫情?
進入冠病肆虐的第三個年頭,國門終於重開,生活會逐步迴歸常態,“與病毒共存”不能只是口號,需要真正做到。
(作者為本報高級記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