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2日讯)槟城中央医院心理专科医生卢忠胜认为,社会福利相关部门应完善发展一套管理及投报虐待老人的指南,或相关标准作业程序,及设立相应的庇护政策及服务。
他说,我国普遍对于虐待老人的现象认知不足,关注度不高。
ADVERTISEMENT
他认为,立法者应该透过修改或检讨现有法律,达到保护老人权利及需求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该严正审视有关老人院或照护机构的政策。
全球每6老人1遭虐待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法令保护遭虐待的老人,只能依据刑事法典或家暴法采取行动,未能涵盖如精神虐待等层面的伤害。”
他今日主讲由槟城D’Home精神健康协会主办的“防止虐待老人及其心理影响”线上讲座时引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指出,全球每6个老人当中有1人遭虐待。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以老人院或照护机构中发生的案件占最高比重。

“不过,有关我国老人院或照护机构方面的研究相当匮乏,所以无法得知实际情况如何。”
他举出一项我国2015年的调查研究数据指,当年每10个老人当中有1人遭虐待,其中以经济或财务虐待为首,精神虐待第二多。不过,根据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从2014至2016年的数据,只接获23宗虐待老人的投报。
他认为,这极大落差显示尚有许多案件未投报。
虐待案迹象不明需多留心
卢忠胜说,虐待老人的行为包括肢体虐待、精神虐待、经济或财务虐待、忽视或疏于照顾及性虐待,成因可能是个人、亲属、社区、社会文化与政策。

“若是遭到肢体虐待,除了造成肉体的伤害,也会导致长期的精神后遗症。例如遭到侮辱的老人十分脆弱,也许得花上很长时间或无法复原;实际上,也有许多人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无意间做出虐待老人的行为,尤其是在忽视或疏于照顾的案例上。”
他说,在疏于于顾的例子有可能是照护者缺乏知识、技能、兴趣或资源所导致。
保持社交生活很重要
他说,虐待老人的案例通常是没有迹象可寻,或迹象不明。因此,身边的人该多留心,可以观察老人在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用心聆听他们或照护者的说法。若发生虐待事件可报警或向福利部投报,也可拨打15999关怀热线,或Whatspp至019-26-15999。
他强调,让老人免于孤立,或保持社交生活对防止他们遭虐待很重要,孤立将使老人陷入隔绝状态,其遭遇亦不被人所知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加央11日讯)33岁妈妈被控虐待11岁女儿,但不认罪,并要求审讯。法官批准被告以1万令吉保外候审,同时不允许接近及骚扰受害者,案展5月16日过堂。
女孩于数天前因上学迟到,被校长发现满身伤痕,有剪刀刺伤、被咬的伤,而揭发疑是被母亲虐待。
受害女孩是被告王颖季(译音)与暹裔前夫所生的孩子,她还有一名弟弟。被告之后再有2次婚姻,最近一次再婚巫裔男子,而改信伊斯兰,并育有一名孩子。
被告原本与3名孩子住在加央一个住宅区的租房。目前,3名孩子已由被告父亲带回吉北孟格里哇(Megat Dewa)照顾
视频:张洁盈
主控官娜比拉副检察司今早在加央第二地方法庭,提控被告于2025年4月6日早上约6时,在加央一个住宅花园的一间房内,致伤11岁女儿,因此触犯2001年儿童法令第31(1)(a)条文。
一旦罪成,被告可被判监禁不超过20年,或不超过5万令吉罚款,或两者兼施。
娜比拉向法庭要求,被告以1万5000令吉保外,也不允许被告接近受害者。
被告求情减少保释金,因为需要工作赚钱,来抚养孩子,但答应不会接近孩子,目前3名孩子已交给其父亲照顾。
等验伤报告 5月16过堂
法官莎丽法诺拉芝达谕令被告以1万令吉保外,但必须在每个月1日到邻近警局报到,且不可与受害者同住,或骚扰、接近受害者,直至案件结束案展5月16日过堂,等待控方提呈验伤报告。
警方于7日中午12时12分接到一名华裔女校长报案,指该校一名五年级女学生满身伤痕,怀疑被母亲虐待,接著警方展开“踩点/侦查行动”(OP Jejak/Kesan),并在隔天凌晨约1时30分,在玻璃市港口—樟仑大道靠近樟仑知知哥保桥一带,逮捕被告助查,延扣至昨天,并于今天提控被告。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