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脚14日讯)近期冠病病例再度攀升,纵使有一部分人为了安全起见减少外出或堂食,但民众普遍认为这一波疫情并没“吓退”人们,小贩中心、咖啡店和街道上的群众并未大减。
大山脚巴刹街布店业者郭杰干(73岁)受访时说,他相信这一波疫情并未吓退人们,餐饮店的人潮与病例大增前并没多大区别。
ADVERTISEMENT
“我相信人们早以习以为常,并已适应冠病新常态,对确诊者数据暴升也不再那幺敏感了。”

郭杰干:人们不堂食也会打包
郭杰干说,农历新年期间,很多游子回乡,大山脚许多餐饮店都爆满。
“现在春节过完了,学校也开学了,疫情也愈来愈令人担忧。一些人却减少外出及堂食,但这个影响我认为微不足道。据我观察,熟食业的朋友卖的是‘必需品’,人们不堂食也会去打包。”
他说,如今人们已习惯进入商店前必须扫描MySJ,不再像以前般必须提醒或苦劝;纵使政府已取消量体温措施,但他的店门口还是置放体温测量仪,让顾客自选用不用。

陈炳泉:如常外出及堂食
退休人士陈炳泉(73岁)说,他比较习惯堂食,他目前还是如常外出及堂食。
“据我观察,我常去的数个小贩中心和餐饮店,堂食的人潮还是与这波疫情前没多大差别。”
他说,人们已逐渐习以为常,因此确诊人数暴增,对人潮的影响已不再那幺“立竿见影”。
他说,疫情中最重要的是加强防疫措施及自我保护,他暂时还会堂食。

经济饭业者:年长者减少外出 生意稍减
大山脚盂兰广场咖啡店经济饭档老板娘说,她发现近日大多数顾客都打包,约40%顾客减少堂食。
“今早8时30分开档至上午10时30分,只有一名顾客在咖啡店堂食,余者都是打包的。”
“吃粥者多是年长者,他们已减少外出,导致我煮的一锅粥都卖不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日讯)政府发放给符合资格国民的“爱心基本援助金”(SARA)开跑第二天,州内各配合SARA计划有在销售My Kasih商品的超市及商店,都挤满一群群尤其是以乐龄人士为多的顾客,虽然这些来自各种族的受惠者互不认识,但彼此都能搭起话来分享哪个商品有被纳入My Kasih商品、哪个商品有做优惠等,气氛温馨而友好。
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今早10时许来到槟榔律Mydin霸市,只见挤满人潮,而绝大部分都是SARA受惠者忙着在各大商品架前选购心仪的My Kasih商品。


商品有My Kasih标签才可兑换
大部分受惠者都是第一次兑换SARA援助金,因此,起初并不晓得并非所有商品都可兑换。
在店员的告知下,受惠者才知晓凡被列入兑换名单的商品都会在标价牌旁边额外置放一张写着“My Kasih”字眼的标签,以便顾客能够清楚辨认哪些商品是符合SARA援助金兑换条件的。
以Mydin霸市为例,商品的标价牌采用显眼的黄色设计,My Kasih标签则使用白色背景,避免顾客混淆。



根据观察,Mydin霸市提供了数十样符合SARA援助金计划的My Kasih商品,种类涵盖了广泛的日常用品,这些商品大多是家庭常用的必需品,包括白米、食油、美禄饮品、饼干、白糖、面粉、快熟面、麦片、洗发水及牙膏等。
此外,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如熨斗、风扇、搅拌器、电饭煲、热水壶及煤气炉等,也贴着明显的My Kasih标签,成为受惠者选择的另一类重要商品。
还有一名受惠者则买了鞋子,可见这项计划相当有灵活性,能够满足受惠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


翁亚清:减轻退休人士负担
住在五条路的68岁妇女翁亚清是其中一名受惠者,她受访时大力赞赏政府提供的这项计划,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她说,作为退休的乐龄人士,平时的开销大多集中在日常必需品上,生活压力不小。因此,政府如今发放给受惠者每个月100令吉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尤其是食品和日用商品,她感到非常感激。
惟她也建议超市业者可以随着这项计划的开跑,逐步把更多商品纳入受惠名单。

诺瓦希达:盼纳入更多类型商品
住在中路一带的受惠者诺瓦希达(40岁)也呼吁政府接下来能把更多商品纳入受惠名单。
她说,很多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除了食品外,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商品也占据了不小的支出。因此,如果能通过SARA计划购买到更多类型的商品,将会使整个计划的覆盖面更广,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改善生活质量。
询及一些受惠者反映如果政府能直接以现金方式发放援助金会更好,诺瓦希达则不赞同这一提议,因为她认为这样会失去这项计划的真正意义。

杨爱妮:盼纳入儿童日用品
带着6岁儿子来选购My Kasih产品的杨爱妮则希望政府能把更多的孩子日常用品加入受惠名单,因为孩子不断长大,许多必需品需要频繁更换。

须在指定收银柜台结账
为了确保SARA援助金的使用仅限于符合条件的商品,受惠者必须在专门设定的收银柜台支付这些商品。
以槟榔律Mydin霸市为例,商场特别开设了两个专门的柜台,供SARA受惠者用援助金支付符合条件的商品。
柜台上清晰地悬挂着显眼的招牌,上面写有明确的提示,提醒受惠者在此柜台支付My Kasih商品。

戴昌盛:付费方式简单
虽然排队人龙很长,但其中一名受惠者戴昌盛(67岁)说,他大概只是等了10分钟就完成了付费,而且付费方式简单。
“我只需把身分证递给收银员,再在仪器中输入密码,就顺利完成支付了。”
他是单身者,所以与其他有家庭的受惠者每月领取100令吉的援助金不同,他的每月只有50令吉援助金。
“如今百物高涨,50令吉的援助金其实只够买2包麦片和2支牙膏,但我还是很感激政府这项举措。”

有经验受惠者驾轻就熟
同样是SARA受惠者,但住在打枪埔一带的吴友清(70岁)在选购My Kasih商品时则一幅驾轻就熟的样子,原来他从去年已开始领取这笔援助金了。
他也向记者出示其收据单,显示他购买了一包咖啡粉、一包咸饼、4包巧克力饼及一包Vico巧克力饮料共74令吉60仙。其大马卡原本存有163令吉95仙,在扣除了74令吉60仙后,他在这个月还可以使用89令吉35仙来购买My Kasih商品。

阿比:援金不必当月用完
Mydin霸市收银员阿比指出,这两天也有人来询问她如何获得政府的这笔援助金,而据了解,只要是“爱心援助金”(STR)的受惠者,不需要申请也会自动获得SARA援助金来购买生活必需品。
她说,从4月起,SARA援助金会直接汇入受惠者的大马卡,这笔援助金是每月发放一次,直到今年12月。
“STR 2025家庭组别受惠者将每月获得100令吉,而STR 2025无配偶乐龄人士则获得每月50令吉。”
她也说,援助金不必在当月就用完,而可以累计至下个月使用,只要不要超过年杪之前使用即可。
“这意味着受惠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购物,不必担心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部用完。”
她也说,受惠者可购买13个组别的商品,其中包括白米、面包、鸡蛋、食用油、饼干、快熟面、饮料、罐头食品、调味料、卫生用品、药物和学生用品。


(黄雨云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