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11日讯)春节期间,庙宇的香火都会格外鼎盛,善信皆会到庙宇烧香拜佛和祈福,相信基于疫情的关系,向北海斗母宫报名点燃太岁灯、祥龙宝灯(光明灯)和祈福灯的善信创下历年最多,以祈求在新的一年消灾解厄。
该宫会务顾问吕良辉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问时说,疫情发生前,于新年期间点燃太岁灯的善信每年平均有3000多人,2020年增加至4200人,2021年因行动管制令,点燃人数回到3000多人,今年因已进入国家复苏计划第四阶段及开放让善信膜拜,有逾5000人点燃太岁灯。
ADVERTISEMENT

他说,点燃太岁灯是祈福消灾解厄,唯不仅只限犯太岁和冲太岁的善信点燃,有意者皆可报名点燃一整年,而该宫也会在冬至前1个星期,助善信谢太岁。
他说,该宫一年最多只能为5152名善信点太岁灯,今年也是该宫首次几乎点满太岁灯,目前只剩100个位子。
此外,该宫每年让善信报名点燃的光明灯,今年从逾1300盏增加至1500盏,也同样已被善信点满。

“点太岁灯和光明灯的善款,其中10%会被纳入本宫基金会行善,为善信积功德。”
他说,至于祈福灯,至今也已点燃逾2000个,善信的反应比起疫情之前还要踊跃。虽然该宫有开放让善信通过线上报名点灯,唯超过三分之二的善信是到庙膜拜后报名,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行好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北海5日讯)北海斗母宫正月初七夜晚再度迎来盛大的千人捞生盛况,数千民众围绕在688尺“蛇形”鱼生长桌前,一起举筷高喊“兴旺发”捞生,场面热烈非凡。

这也是该宫连续第13年主办千人捞生活动,688尺长的鱼生也是北马之冠。
这场由槟州政府主催,北海斗母宫主办,大华集团盛情赞助的“好运蛇进来,兴旺发千人捞生”活动,也获得中国驻槟城领事馆总领事周游斌参与其盛,并赞助1万令吉支持。
与其同时,双溪浮油区州议员彭心慈也代表未克出席的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及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各别拨款3万令吉及5万令吉,以支持北海斗母宫继续推动文化与慈善事业。
彭心慈指出,北海斗母宫自2012年龙年开始主办千人捞生活动,当年从333尺开始,随后每年增加到388尺、488尺,直到688尺,每年的活动现场都气势磅礴。
她赞扬该宫不仅为善信提供膜拜场地,还在团结华裔、发扬中华文化、社会慈善福利工作及对华文教育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特别是在农历新年期间,该宫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大团拜、千人捞生、集体拜天公及元宵共庆会等,同时也会在正月十二举行‘新春爱心关怀’活动,让北海区1500多名的乐龄人士及学生受惠。”
她相信该宫作为北海区域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将继续通过合宜的节目及活动,团结民心,踏实发扬大马多元文化,以带动地方上的文化发展,强化人脉及经济活动。
她也感谢大华集团拿督斯里方炎华这幺多年以来一直对北海斗母宫的支持与信任,并感恩理事会团结一心为该宫的未来共同付出。
大会主席陈家贵指出,该宫的千人捞生活动自2012年起举办,每年年初七都吸引了许多家庭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人日,携手捞生。
他说,该宫也希望借此活动,不仅让大家共同庆祝新春,还能加强交流、促进联系,让这份传统薪火相传,代代延续。
大会当晚也准备了精采丰富的歌舞表演,包括邀请歌手李佩玲压轴演唱。


周游斌指出,北海斗母宫的千人捞生活动,不仅让当地华人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和文化底蕴十足的春节,也让各族民众和游客有机会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了槟城多元共融的独特魅力,也为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做出了贡献。
他说,北海斗母宫作为本地重要的宗教场所和知名景点,多年来坚持举办新春系列庆祝活动,成功打造了亮眼的文化品牌。
周游斌说,去年中马共同庆祝建交50周年,两国的的贸易额也突破了2100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多的直飞航班和不断优化的免签政策,也让两国人民交流互访更加便捷,心与心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明春节不仅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生动窗口。”
出席者包括大华集团总裁方炎华、该宫理事会主席拿督许远达、署理主席拿督洪林坚、神务顾问赖兴祥、黄明光、前槟州行政议员拿督斯里彭文宝、黄顺祥州议员、峇眼区国会议员特助陈楷棕及威省市议员张维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