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上苍让我遇到总是乐观、沉稳与自信阿文,我身边也开始越来越多非巫裔朋友。
之后,与华裔、印裔或其他族群交朋友,我不再感到别扭,从而以开放的心态欢庆我国的种族多元性。”
ADVERTISEMENT
以上是一名网络媒体同行法扎尔(Faizal)在一篇文章中,悼念其故友阿文(也是我们一生的同事黄荣文)的部分段落。
法扎尔的成长地点是在吉兰丹州的村庄,因环境因素,包括在学府的学习环境,他少有机会与华裔或其他族群朋友接触或深交,直到因在吉打亚罗士打上班而结识了阿文后,交友圈开始变得多元。
不只是法扎尔,当地的各族同行与友人,都对阿文的骤逝表达哀痛,也通过文字,追念与阿文那段相处的美好时光,泪中有笑、笑中有泪。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些政治人物常忧国忧民地说,国民团结很重要,国家才会稳定、经济才会起飞。奈何,往往却是说与做,都是不同的一回事。
这些政治人物,应该睁大眼睛、敞开胸怀,走入草根看看,学习各族群体包容与开明的日常。
真挚对待与互重互敬,肤色往往不会是障碍或限制,各族间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与生活模式,也因为这些因素,让大马子民有机会学习与具备海纳百川的同理心。
法扎尔的悼“文”,感动了很多读者,不舍与哀伤的文字中,同时也承载了许多的正能量与正面意义。谢谢你,法扎尔。
文,谢谢你的一切。丧礼上,你家人说,阿文有我们真好,其实,是你一直把我们当宝。
荣文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经典,总是意外造成的”。其实,他就是那经典,总是用一颗真心去酿造,永留大家心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跟着一群人挤上一辆双条车,踏上前往仰光的旅程。
双条车上挤满人,还有他们带上车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就连转身伸腿的空隙都没有,而车顶更是堆满了货物。
一路上会有人拦截双条车,为了乘搭这一程车,在没有多余的空隙下,他们只能一只脚踩在车沿,半个身体悬挂在外面。如果沿途上车的乘客身材瘦小,司机就会干脆直接让他们爬到车顶去。
路途颠簸,我紧紧抱着胸前的背包,半蹲半坐在狭窄的长板凳上,目光落在对面那一户祖孙三代的缅甸家庭。
一家人衣着朴素,沿途分着饼干充饥,老奶奶不时会递上零食,安抚着乘车不耐烦的小孙子,然后时而低头查看脚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从他们一举一动不难看出,这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几个小时后,我在目的地下车,那一家人再继续他们的路途。夜晚的仰光依旧热闹繁华,当下不禁感慨,我有机会以旅人的视角去体验这片土地上的日常,可对这一家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连出国的机会都没有。
9年过去,当时的情景与心情依然深埋在心底。
缅甸因神秘而美丽。无论是走在蒲甘、仰光、曼德勒等城市的街头,还是到乌本桥、茵莱湖等著名景点,这片土地总是带有黄褐尘土色调,充满著强烈的沧桑美和一股质朴气息,令人难忘。
一些当地人的物质或许不富裕,但他们大多都是友善待人,朴实真诚,对于陌生脸孔不会过度的热情,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长年的社会动荡,让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缅甸,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带来更多的是贫困、冲突、资源流失,可以感受到的是大家只能各自为了生活求生,而近年来更因诈骗园区的猖狂,现在的缅甸已经令人闻之色变。
如今一场强震重创了缅甸,相信无数人可能已经被推向绝境。就像当年双条车上的那一家人,如果他们不幸遭遇了地震的苦难,那他们的命运是否还会有翻身的可能?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祈愿这个美丽的国度能够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早日重生。
(另:祝愿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爆炸事故伤者早日康复,愿大家都能保持坚强,渡过难关。)
(作者为本报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