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我也不會相信,金目鱸魚會有這麼光宗耀祖的一天,在享譽國際的神話島締造了神話。
長大的那段日子住在老家,家裡吃飯的人多,主炊事的伯母偶爾會選一條斤多兩斤的金目鱸(魚),一條分成兩截,午餐及晚餐各吃一截。不用想太多,會選金目鱸的原因,是這魚的價格不貴,肉質的厚度,正好夠一家十口人吃。
ADVERTISEMENT
現在,其實這魚的價格也不貴。
不信?去有賣生鮮的霸市走一趟,找siakap看看,一條近2斤(約1公斤)的金目鱸,十幾塊錢。有時優惠,一條不到十塊錢都有。
金目鱸,馬來文名叫siakap,所以慣以福建話溝通的北馬人會直接將金目鱸魚叫成“石甲”。
踏入社會工作後,偶爾跟家人朋友在外吃飯。要不是為了吃魚而下館子,要我點菜的話,我基本上是不會點魚的。原因很簡單,我不是吃飯一定要有魚的人,再者便是在飯館裡的魚價如同海里的浪浮沉不定,標著“時價”二字,有時在買單時心裡一陣抽搐。
倘若要吃魚的話,很多時候會點金目鱸,或者紅(鯛)魚什麼的,都是價格較低的魚類。還有一個步驟必須有的,就是點魚時會問一下“時價”,然後再問廚房裡有的魚大概多重,太重就不要。這樣,在買單時就不會吃一餐“心痛的感覺”。
老實說,人們大致上都知道旅遊區的餐飲價格,一般上都比非旅遊區的高。所以,去旅遊,要不是團餐裡有魚,一般上自費吃飯的話,魚就能免則免。原因無他,免得吃了魚後自己變成水魚被劏。
至於這次被炒得火熱的天價金目鱸,看到7公斤多的一條活金目鱸賣了一千多令吉時,我真的咋舌,然後天空飄來四個字——貴得離譜。我沒有吃過這麼大一條的金目鱸,最大一條是在泰國吃的3公斤多,一半的重量卻不用一半的價錢。
事主將買下的單上載社交平臺,他應該自己也沒有想到就這樣炸開了鍋,而他吃飯的那件事也就公告天下,他吃了一頓叫“心痛的感覺”的飯。
被指給金目鱸開天價的餐館業者過後說,那條魚是該館子的展示魚,並且曾叫事主去看,而事主拒絕了。
旅遊區有些餐館宰客,是屢聞不鮮的事兒了。所以,下館子吃飯,特別是旅遊區,消費者應該利用自己有的權利,先查問清楚標著“時價”菜餚的價錢,覺得可以了再點也不遲。而不是一時豪爽宴了客、要了面子,轉個頭就來喊牙疼。
再來,真的是宴客的話,選一條差不多斤兩的魚夠吃便好,何必去選一條人家當著活招牌的展示魚來吃呢?若業者早已告知是展示魚,心裡也應該對所謂的“時價”有一個底兒了,吃了人家的展示魚,人家還不宰你,是不?
現在,魚劏了、肉吃了、錢付了、事大了。這該怪誰呢?還有,怎麼沒人喊忘不了貴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跟着一群人挤上一辆双条车,踏上前往仰光的旅程。
双条车上挤满人,还有他们带上车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就连转身伸腿的空隙都没有,而车顶更是堆满了货物。
一路上会有人拦截双条车,为了乘搭这一程车,在没有多余的空隙下,他们只能一只脚踩在车沿,半个身体悬挂在外面。如果沿途上车的乘客身材瘦小,司机就会干脆直接让他们爬到车顶去。
路途颠簸,我紧紧抱着胸前的背包,半蹲半坐在狭窄的长板凳上,目光落在对面那一户祖孙三代的缅甸家庭。
一家人衣着朴素,沿途分着饼干充饥,老奶奶不时会递上零食,安抚着乘车不耐烦的小孙子,然后时而低头查看脚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从他们一举一动不难看出,这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几个小时后,我在目的地下车,那一家人再继续他们的路途。夜晚的仰光依旧热闹繁华,当下不禁感慨,我有机会以旅人的视角去体验这片土地上的日常,可对这一家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连出国的机会都没有。
9年过去,当时的情景与心情依然深埋在心底。
缅甸因神秘而美丽。无论是走在蒲甘、仰光、曼德勒等城市的街头,还是到乌本桥、茵莱湖等著名景点,这片土地总是带有黄褐尘土色调,充满著强烈的沧桑美和一股质朴气息,令人难忘。
一些当地人的物质或许不富裕,但他们大多都是友善待人,朴实真诚,对于陌生脸孔不会过度的热情,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长年的社会动荡,让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缅甸,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带来更多的是贫困、冲突、资源流失,可以感受到的是大家只能各自为了生活求生,而近年来更因诈骗园区的猖狂,现在的缅甸已经令人闻之色变。
如今一场强震重创了缅甸,相信无数人可能已经被推向绝境。就像当年双条车上的那一家人,如果他们不幸遭遇了地震的苦难,那他们的命运是否还会有翻身的可能?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祈愿这个美丽的国度能够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早日重生。
(另:祝愿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爆炸事故伤者早日康复,愿大家都能保持坚强,渡过难关。)
(作者为本报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