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脚25日讯)威省市政厅明年将进行研究,以把住宅区防洪蓄水池改建成地下自然蓄水方式,以“自然洪灾管理”的方式解决水灾、水源危机及休闲地不足的问题。
威省市长拿督罗查里说,该研究是为把现有住宅区防洪蓄水池及未来屋业发展计划的防洪蓄水池,建成回归自然的地下蓄水防洪方式。
ADVERTISEMENT
“现今我们耗费太多开销建设水泥沟渠和建造蓄水池,然而还是照样发生水灾,因我们的地势与海平线一样,或更低。”
“我已指示市厅工程局进一步研究,以便进行‘自然洪灾管理’,返回最基本的洪水管理系统,制造更多的蓄水区域,住宅区的蓄水池将被要求建在地下。”
他说,至于是往后的新蓄水池建设或现有的蓄水池必须建成地下蓄水池,这胥视研究结果而定。

开放式蓄水池无法负荷大量雨水
罗查里昨日出席威省市厅出版的“低碳及智慧城市成就手册”推展礼后受询时说,如今建设的开放式蓄水池,下大雨时虽可蓄水,但无法负荷大量雨水,因此还是会造成水灾。
“如果现有的防洪蓄水池的地下也能蓄水,就可以蓄更多的水,这就是其中一个自然控制水灾的方法,它让水不会快速的排入海里,水被蓄流入地底下或乾涸。”
他说,水灾的原因不外乎是大量雨水,以及人们因发展而砍伐树木 摧毁蓄水地带。蓄水区域一旦被摧毁,无论建设多么多水泥沟渠也无法负荷雨水量。
“如果我们回返自然洪灾管理,就能减缓水流向河流的速度。我们必须还原自然蓄水区域,这就是市厅未来的计划。”
“我希望未来的防洪建设不再只是硬体的水泥建设,而是回到自然,水沟还是要建,但回归自然,制造更多自然蓄水区域更重要。”
他说,市厅也推崇双功能的蓄水池,一方面可蓄水,上方则可成为休闲地。
威省共有12个积水防洪蓄水池(Kolam basah)即威北3个、威中6个及威南3个;以及281个乾涸防洪蓄水池(Kolam takungan kering)即威北41个、威中173个及威南67个。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大山脚11日讯)威省市政厅没有委任“收债人”收取业主欠下的门牌税款!
威省市政厅今日发文告指出,该厅近日接到投诉,指有骗子伪装成市厅委任的“收债人”,向业主收取所欠的门牌税款。
“不负责任的一方,已影响了市厅致力于催收门牌税欠款的努力。”
市厅自2010年,已委任“收债人”催收门牌税欠款,2022年10月3日至去年10月2日2年内,共有5间公司被委。
市厅强调,合约内容的其中一项条件就是收债公司的职员,不允许代表市厅向业主收取任何付款。
“然而,有关门牌税的各种活动资讯经社交媒体广传后,已引起骗子觊觎,伪装成委任的‘收债人’向业主诈骗。”
促业主提高警惕
威省市政厅劝告纳税人和业主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被骗子得逞。
任何疑问可先向市厅查询,如果任何人针对市厅服务要求付款给他,请马上向市厅或警方举报。
市厅也警告,将会采取严厉行动包括法律行动对付骗子。公众的合作显得非常重要,以遏止骗案。任何疑问可联络市厅税收组,电话04-549 7470/471/696/697 或电邮: waran@mbsp.gov.my。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