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雄医解码

发布: 12:00am 09/10/2021

雄医解码

林本雄

HPV

发生关系

雄医解码

林本雄

HPV

发生关系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明明只跟另一半发生关系,怎会感染HPV?

文/林本雄(耳、鼻、喉,头及颈部专科医生)

上一期专栏我简单的谈到关于病毒,因为担心会有尺度问题,所以不敢写得太详细,但收到读者反映,希望我能够更清楚地解释这个病,所以这期我再继续这个话题。

我上一期也提到,HPV病毒的感染,不一定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有些人只有一个固定的性伴侣也染上HPV病毒。有读者就疑惑地问我,为什么会这样?

ADVERTISEMENT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HPV病毒。

HPV(human papillomavirus)中文名称是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毒,可以说每个人一生中有高达80%的概率会感染 HPV。HPV病毒大多数是通过性行为传染的,当然,也可能通过皮肤上的伤口渗入基底细胞而传染,但几率比较小。

其实,我也有听过人家说,有些酒店的浴巾等物件都很肮脏,因为我们不知道酒店方有没有把这些浴巾、床单、被单等洗到很干净。这种传播性高的病毒,很可能就从这种共用盥洗用品传染到另一个人。因此,共用洗漱用品、泳池和马桶等都有可能导致HPV感染。无论如何,那可能性也较小。

另一个可能性是,你的另一半很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感染了HPV 病毒,因为一直没有症状,所以他自己也完全不知道是HPV病毒携带者,然后在认识你之后也通过性行为传染了给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明明只跟自己的另一半发生性行为,却还会被诊断为HPV阳性。

女性感染HPV与初次性生活的年龄有点关系,研究发现初次性交年龄越小,HPV感染率就越高。另外,也与性伴侣的数量和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只要一个人在没有打过HPV疫苗的情况下,与携带HPV病毒的人进行阴道性交、肛交或口交,就会感染到HPV。但很妙的是,有些人身体的抵抗力够好,或是幸运的感染到的是一些致病力比较弱的HPV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就会自动清除这些病毒,所以不会发病。

有研究显示,30岁以下的女子感染了HPV后,仅仅通过锻炼身体和补充营养的方式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HPV也会被清除。但经历一段时间病毒不能被自动清除,转入持续性感染状态,那么患上癌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所以不要忽视自身免疫能力!

一半以上的人初期染上HPV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有些人会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症状,比如生殖器官上长出尖锐湿疣(一个小肿块或者很多肿块)、一些人在几周或几个月后身上会长一些肉赘。

我上一期也提到使用安全套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感染性病的几率,但没有百分百的保证,因为安全套并不能遮盖所有生殖器皮肤及粘膜,因而对预防HPV感染不是绝对的。

普通的拥抱、握手和共用同一个餐具吃饭,是不会传染HPV的。

最后,性病有很多、很多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爱滋病、“越南玫瑰”淋病和梅毒。而其中最严重的是爱滋病,其危害性极大而且至今都无药可医,只能靠提高免疫力来控制病情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在这里我也想让更多人知道,爱滋病是不会通过口水传染的。

如果读者有兴趣一一了解这些性病,我可以在下几期的专栏继续跟大家分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3pm 07/03/2025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脖子长个包,不一定要开刀!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