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雄医解码

发布: 12:00am 25/09/2021

雄医解码

林本雄

HPV

致癌率

雄医解码

林本雄

HPV

致癌率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HPV提高致癌率

文:林本雄(耳、鼻、喉,头及颈部专科医生)

前几个星期我在听着电台DJ陈峰的节目《大城心事》时,有听众说她经检测后发现自己感染了人类乳头瘤病毒()病毒,原因是她的丈夫有外遇并感染了性病,然后再传染给她。

我发现很多人都对HPV病毒有一些误解,所以这期的专栏就想跟大家分享关于这个病毒。

ADVERTISEMENT

无需太过惊讶,HPV病毒感染可说是非常普遍的性传播疾病,几乎所有有性生活的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感染此病毒。尤其拥有多个性伴侣或进行不安全性交(不使用安全套),都会大大增加感染HPV的几率。

然而,这并不代表只拥有一个性伴侣就不会染上HPV,临床证明70%的女性一生中都会有HPV感染史。HPV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一方感染,通常意味着伴侣也有感染。

所以我见过几对伴侣检测呈阳性后就开始互相指责对方,“谁先感染,谁传给谁”简直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感染者也有可能是无症状的,或多年后才开始出现症状,以至于很难追究最初是在何时被感染。

我发现很多人都对感染HPV有很大的误解,认为感染者都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甚至很多感染者都表示他们曾被同事在背后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这些无疑增加了病患的心理压力。

我想再次强调,任何成人感染HPV的几率是很高的,并非完全因为私生活不检点。希望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感染者,也希望大家能够“口下留人”,不要对感染者造成二次伤害,也希望夫妻双方不应该为此事心生嫌隙,影响彼此感情。

HPV感染就像感冒一样,90%的病例中,身体可以依靠自身抵抗力清除HPV病毒。另外的10%病例中,HPV的感染会变成慢性,提升了致癌的几率。

感染HPV多年后可能引起的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口咽癌等。口咽癌包括咽喉、扁桃体、舌头和舌根部的癌症。

大家比较熟知的是高危HPV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于是几年前政府就开始规定所有学校,必须安排让所有11到12岁的小学女生接受2剂HPV疫苗,2剂相隔至少6个月,此疫苗是为了减低女生患上子宫颈癌的风险。

但近年来,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口咽癌患者都有HPV感染史,而且年轻和中年男性居多。所以现在11到12岁的男孩也是可以注射此疫苗减低其他癌症的风险,尤其是口咽癌。

但至少HPV相关的口腔癌病患只要及时接受治疗,治疗的成功率是高达90%的。原因是患者年纪通常都不会太大,抵抗力也比较好。

避免感染HPV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年轻时注射HPV疫苗。其次,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也可以尽量减少感染的几率,还有就是尽量避免有太多性伴侣。适当的运动和锻炼身体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入侵机会。

因此,大家在做体检的时候可以同时做HPV检查,因为此病病患一般上都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感染。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3pm 07/03/2025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脖子长个包,不一定要开刀!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