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林昇春
ADVERTISEMENT
根據記載,木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是隋唐以前特別是漢朝時期常見的,不過,3000年前離我們太遠了。
在大山腳就有一間子承父業的木屐製作店,目前它是大山腳碩果僅存的木屐製作店,從老師傅父親經營的年代算起,他們的木屐製作業在大山腳紮根少說也超過一世紀了。
一慣穿著白色背心,在簡陋樸實的木屐店幹活的陳德龍(72歲),繼承他先父陳可旺於30歲時,在大山腳市區巴剎街創辦的“泉成”製作木屐手藝。
“泉成”這字號創辦至今已超過一世紀,“泉成”的店面只搬遷過一次,搬遷其實也只是“從前面搬遷至後面”,目前坐落在大山腳市區丹比街一處小巷的“泉成”店面,也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了。
這一代做完就關門
在9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的陳德龍,他的大哥和二哥都曾向父親學習製作木屐的手藝,不過他們後來轉行。在父親往生後,他自然就接手經營“泉成”木屐店。
陳德龍說,如今他的孩子都沒意願繼承這門手藝,都各自發展自己的事業了。
經過半個世紀的磨練,陳德龍製作木屐的技藝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從早期的以斧頭砍樹桐到如今的以電鋸鋸樹桐,手法之純熟都令人歎為觀止。
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陳德龍只能感嘆現今的年輕人,已不願意繼承這種與塵煙為伍,用汗水和勞力討生活的傳統木屐行業。
他感嘆地說:“我這一代做完,如果沒有人繼承,只有關門大吉了。”
陳德龍回憶當年學做木屐時,最辛苦的動作就是他要搬動整塊木桐,當時年紀還小的他,覺得木桐很重拿起來很吃力,不過,拿斧頭劈開後,接下來的功夫就不是很難了。現在很多工作步驟都改用機器代替了,因此比以前更覺輕鬆了。
木屐防潮防滑通風
陳德龍製作的是傳統木屐,結構簡單。他說,穿木屐的好處是,木屐使用木材製作,防潮、防滑和具通風的特性,穿起來能讓腳部保持乾爽,不易滋生細菌。
他說,別以為在這個年代木屐沒有市場,它仍舊有市場,餐飲廚房、巴剎小販,還有農耕業者還是會購買木屐的。
“回想五六十年代,每雙木屐僅售60仙,便宜又耐穿,店裡每天可售賣約100雙。所有木屐都是手工製作,沒有使用任何機器。以前三大種族都有穿木屐,現在做廚房的人還有來買,人們在家裡煮飯、沖涼上廁所時也會穿,不會滑倒。木屐也比較高,水不會碰到腳溼溼。
“木屐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六十年代,幾乎每人都有一雙紅木屐,以前有的只是木屐和日本拖鞋,人們上街也是穿木屐的。”
他說,六十年代,木屐便宜又耐穿,民眾也穿著木屐去逛街、看電影,或到巴剎買菜等,早年的社會,無論是在家裡或外邊,都可聽到木屐的“趿拉趿拉”聲響。
他說,現在的銷量則已不一定,生意很難講,有時候只能賣三、四雙,有時候廿雙,有時候六七十雙,有時候十多雙,有時候幾乎一雙也沒有。
《大北馬》社區報記者訪問陳德龍時,也向他購買了一雙價值9令吉的傳統木屐,拎回家時,家裡的小孩都對木屐感到很新奇,孩子都躍躍待試穿上木屐,聽它發出的趿拉聲響。
採用榴槤木較耐用
陳德龍說,他製作木屐已有60年,也有想要退休,但既然還可以做就做,到不能做時就退休。
“以前用橡膠木做,但做好後隔天木屐會有一個洞,好像被蟲吃了一樣,一整雙木屐都是洞,因此不用橡膠木了,現在是買比較耐的榴槤樹木來用,榴槤木比較耐水。”
陳德龍會先在榴槤木上畫上木屐形狀,然後用機器割出木屐的外形。
中國傳統木屐的形狀主要分成2種,一種是8字形,另一種則是橢圓形。這2種木屐,一樣男女皆宜。
由於榴槤木長期在外飽受風吹雨淋,因此樹身難免潮溼,陳德龍用機器把榴槤木割成木屐的形狀後,便把木屐拿到戶外曬太陽,一些木屐則塗上紅漆,他也請人為紅木屐寫上“囍”字,以供華人的傳統習俗儀式使用,也有一些木屐是完全以木料的原貌出售的。
陳德龍在木屐上釘上一層塑料皮,一雙木屐就如此完工,塑料皮以紅色佔多數,也有青色、藍色和紫色的。
出花園 出嫁 用得著
陳德龍說,木屐不只是穿在腳上那麼簡單而已,它的用途還很廣呢!華人的許多習俗和傳統儀式都派上用場。
“潮州人的孩子15歲進行‘出花園’傳統成年禮時,就必須穿上新的紅色衣服和紅色木屐來進行儀式,以象徵長大成人,平步青雲。”
他說,華人新娘出嫁時,多會依據傳統習俗穿上紅色木屐以示吉祥幸福。迎接農曆新年的除夕,也有人依據傳統習俗在家穿上紅色木屐拜神,祈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華人新居入夥時,也會穿上紅色木屐,以討個好意頭,祈求好運連連。
“木屐也可以在廟裡拜拜時,用來打小人驅走黴運。”
他說,以前在大山腳做斧頭工木屐的大概有60人,不過,過世的過世,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要做了,以後他沒有做了,就把店租給人,木屐店就關掉算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