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位朋友30多歲到西方國家留學,40歲考取專業人士資格。她住大馬慣了,但喜歡西方國家的最大好處是:你有自主權決定要花多少時間、賺多少錢,而不是無權選擇自己的薪水和時間,全賣給老闆。
她是全職專業人士,工資以小時計,所以她花很多時間給自己,不當工作的奴隸。
ADVERTISEMENT
很多人因花很多時間在工作上,剩下的一點閒暇,就花錢來寵寵自己,不然這麼辛苦賺錢幹嘛。但如果沒花這麼多時間工作,沒這麼多錢,也不需要因錢太多而很感情用事的隨意花掉。
我訪問過一位很有理念、曾替電子媒體寫專欄的慢活人,我邀請她替《大北馬》寫專欄,因為看她收入不穩定。但她告訴我,不能讓自己太忙,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後來,她的生意上了軌道,賺錢比寫稿快和多,她把理念都以自己的產品表達出來。她用金錢換時間,主宰自己的生活。
工業化社會,讓我們把自己賣給了工作;而電子化年代看似可主宰自己想賺多少和有更多時間,其實不然,無疆界的虛擬工作時間,卻沒有下線和下班時間(連出國度假也不例外的買當地號碼的手機芯片),甚至稍遲迴復各種即時通訊,也會被當成無效率,所以得設定自動回覆說自己不在,無法回覆。
其實,無論什麼形式的工作,一切回到你敢否主宰自己:你是否敢於關手機?
但我們多數都是週而復始的過日子,而不是有主宰權的過日子;這包括了上臉書也是心不清明和沒選擇的被餵養新聞(newsfeed),除非你在臉書設定,但同樣地還是會被很多廣告餵養,而這也包括了報紙及逛街時等。
我們似乎都無從選擇地被餵養了任何接觸到的東西。
有本書的作者很“清醒”的說:當我們從有意識開始,就不斷的被洗腦,過著跟大家一樣的生活直到老死。如果你跟大家不一樣,如去出家或回鄉下種菜,就是怪胎,但其實你才是在主宰自己的生命。
我常檢視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或自己內心的信念或感覺所主宰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