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陳雲清 攝影:林曉慧
(檳城17日訊)“我才發現,我的成長過程,都有星洲的陪伴!”
ADVERTISEMENT
斯里德里瑪州議員陳匯萍說,就讀小學時,最期待老師把《星星》週刊帶到班上分發給有訂閱的同學,她視《星星》週刊為知識寶藏。
“我還記得週刊內有《榴槤公主》(兒童漫畫),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榴槤公主’陪伴我成長。”
她說,中學時就閱讀《學海》,內容更為豐富及深入,引領學生探索及思考社會議題,並瞭解歷史和文化。
陳匯萍日前受邀為檳城站《學海》季刊主持推介暨移交儀式時說,自己的成長曆程都有星洲,並由衷感激這些週刊背後的文字工作者。
“從童年的好奇到青春期的探索,這批文字工作者陪伴我們成長,沒有他們,或許也不可能成就今天的我。”
“雖然當年翻閱的《星星》或《學海》,如今已忘了一些具體內容,但我確定,在某些時候,這些文字內容給了我溫暖、鼓勵和力量。”

開拓學生視野如“良師益友”
陳匯萍說,作為州議員,她希望在本身成長過程中,有優良及美好刊物陪伴的正面體驗,也可以被複制在現今學生學習生涯當中。
“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同意支持《學海》季刊,以讓選區內的中學生培養閱讀習慣,通過文字陪伴他們成長。”
她強調,《學海》季刊將開拓學生的視野,就如一個好朋友般的陪伴,同時期待這本刊物越辦越好,在校園裡發光發熱,成為中學生的“良師益友”。

獲贊助319套送北馬中學
北馬區在短時間內,獲得37名熱心人士的支持,一共贊助了319套《學海》季刊,將送往全北馬的華文國民型中學、獨中與國中。
其中,檳城區的贊助人分別有斯里德里瑪州議員陳匯萍、檳島市議員洪明泉、郭廷欽、青團運檳州聯誼會、黃振耀、TG ULTIMATE 有限公司、報議名善之友主席邱偲峰、拿督林智棟、拿督斯里黃英福博士、檳城華企商會、余李律師樓、愛心傳遞、黃振暢以及陳佳葶。
受惠的中學分別是北海鍾靈、威南日新、大山腳日新中學、檳華中學、孔聖廟中華中學、檳城鍾靈、柑仔園修道院中學、恆毅中學、恆毅峇央峇魯分校、菩提中學、協和中學、聖心中學、鍾靈獨中、韓江中學、日新獨中、檳華獨中、菩提獨中。
《學海》季刊每年1月、4月、7月及10月定期出版。
《學海》主編葉欣媚也在會上,向出席的各校代表及贊助人彙報《學海》季刊內容及學海的活動。

邱武才:內容兼顧文教娛樂
星洲媒體北馬區業務經理邱武才感激道,雖然是小小的行動,但正因為有贊助人,《學海》的影響力得以繼續傳承。
他也期盼每一年會有更多人拋磚引玉,攜手將這本有意義的刊物繼續傳遞給更多年輕人,讓《學海》繼續成為青春路上的良師益友,陪伴下一代健康成長、茁壯前行。
他指出,《學海》週刊雖然於去年停刊,但這並不是結束,而是一次華麗的轉身,《學海》以季刊新姿態再出發,從每週一期轉為每3個月一期,不只頁數增加,內容也更豐富、更深入,兼顧文化、教育與娛樂。
“我們特別安排心理輔導與性教育專欄,為青春期的青少年答疑解惑;設立辯論版塊,培養思辨能力;邀請馬來西亞著名作家輪流創作推理小說,為閱讀增添趣味。”
他說,這一切的努力,是為了讓下一代有一本真正屬於他們的優質華文讀物。

吳維城:提供學子多元學習平臺
檳城站《學海》季刊推介暨移交儀式獲得鍾靈獨中惠借場地舉行,該校校長吳維城說,《學海》季刊所體現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與傳遞,更是思維的啟發、眼界的拓展,以及學習精神的引領與激發。
他說,《學海》自創刊以來,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始終如一地陪伴著無數中學生成長,為他們提供豐富而多元的學習資源,展現了星洲日報對教育的用心與深情。
“2024年4月,《學海》季刊正式創刊,在內容編排上更具精緻,內容涵蓋知識性、思維性、娛樂性,不僅啟發思考,也激發興趣,可謂是一份全面而精彩的學習讀本,為學生們提供持續不斷的學習支持。
他強調,教育是一項資源共享、攜手共育的偉大事業,在星洲日報的支持與推動下,《學海》季刊將不僅為校園帶來更多教育創新的火花,也將為莘莘學子搭建一個更加廣闊、更加多元的學習平臺。
他說,鍾靈獨中向來鼓勵學生閱讀,同時提醒學生未來的世界挑戰,要通過閱讀才能應對。
“我們也成立鍾靈獨中電視臺,每天早上為學生播報新聞,讓學生在班上觀看新聞播報,掌握及關心時事。”

李英華:深化實踐“以商養文”
檳城華企商會理事亦出席《學海》季刊推介禮,展現商會在推動教育與文化發展的堅定立場。
該商會會長李英華博士指出,商會一貫秉持“以商養文”的理念,積極發揮企業資源優勢,長期投入教育、文化及公益領域,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我們相信企業的責任不僅是創造經濟價值,更應承擔社會使命。通過支持如《學海》這類優質文化出版平臺,我們希望激發社會各界對知識與教育的重視,也為下一代營造更豐盛的文化土壤。”
他說,此次推介禮不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契機,更體現了企業與社會責任共融的精神風貌。
他也說,檳城華企商會在未來將繼續深化“以商養文”的實踐,凝聚各界力量,共同為檳城乃至國家的教育與文化建設貢獻棉力。

歐財:放圖書館讓學生翻閱
北海鍾靈中學校長歐財非常感激熱心人士資助《學海》季刊給學校,這對學生,特別是北鍾學生助益良多。
他說,校方會把《學海》季刊置放在學校圖書館,讓學生們翻閱,圖書館每天早上開放至下午4時,因此無論是上午班或下午班的學生,都有機會閱讀這份刊物。
“北鍾生熱愛閱讀,而校方向來也一直推動學生閱讀計劃(Nilam);我們也會向學生推薦這本《學海》季刊。”
洪明泉:接觸不同領域知識
贊助人之一的洪明泉,當年求學時期製作剪報時,就是採用《學海》的內容,這也是他中學時期接觸報章的深刻印象之一。
他說,當年是學校提供學生機會接觸各個不同領域的新聞知識,特別是《學海》,如今懷著飲水思源的感恩之心贊助《學海》季刊,以此回饋學校。
他指出,這本刊物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內容,其涵蓋範圍也延伸至大專領域,這讓他深感贊助之舉責無旁貸,特別是當代年輕人需要更多這類知識,尤其是貼近現實的社會新聞,以成為他們未來面對社會的重要裝備。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