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者课题
近年来随着老年群体的快速成长,很多国家都面对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已步入高龄化社会的现象,我国也不例外;根据统计,大马有超过7%人口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明显已是老龄化国家,并预计在2030年会成为老龄国家。
有鉴于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确实大家应该关心和积极关注的课题,毕竟在生理功能的减退、家庭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银发族罹患老年精神疾病的风险随之增加,特别是与社会脱节或被社交隔离的老年人,更是高风险群体。
ADVERTISEMENT
很多是生理上转变造成
槟城北海专科医院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卢忠胜受访时说,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有15%的老龄人可能会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普遍有7%的老年人会有忧郁症、5%失智症及3.5%焦虑症。
“冠病疫情后,老年精神疾病尤其是忧郁症病例普遍增加,显示疫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他说,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群体,老年人大部分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加上疫情原因又被社交隔离,承受著多重心里压力,容易滋生忧郁与焦虑情绪 ,所以社会隔离对老年人来说,是极大的危险因子。
卢忠胜在冠病疫情期间曾服务于槟城医院老年精神诊所;当时他与团队有发现很多出现忧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到诊所问诊,一些数据显示,当中有四五人甚至被确诊忧郁症,占了问诊病例的25%。
“在疫情之前,大马老年人只有约10%至20%会出现忧郁症症状,但一些群体,例如在疗养院的老人每10个人就会有三四个人(20%至30%)有这类症状。”
他说,曾有一项针对医院老年人进行访问的数据显示,在医院治疗的老年人,更有多达30%至40%会有忧郁症症状,很多是生理上的转变造成。
尽早被诊断能重拾健康
他强调,如果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家庭及与社会的联系都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在各方面就能掌控到很好,也能正常活动,就是成功迎向老化、迈向幸福高龄。
“不少人会以为老年人变得沉默、疲累或记忆力衰退,只是正常的老化现象,其实这种症状是不正常的,很多时候也是忧郁症的症状,若尽早被诊断,及时接受适当的辅导或药物治疗,就能重拾健康,保障老龄生活品质。”
长者不轻易向医生申诉
卢忠胜说,老年人的忧郁症与成年人不同,他们不会轻易向医生申诉自己情绪低落或经常感到伤心,反而会因为感觉身体不舒服而找很多医生检查,最终各项指数都显示正常,若是医生缺乏经验很容易误断判而造成病患延误治疗。
“例如有家属因为发现发妈妈最近经常忘记东西,不但拿手好菜忘了怎么煮,也不再理会初一十五要拜神,担心妈妈患上失智症,结果医生与家属深谈后,才发现病患不久前痛失好友。
“这种情况若只是伤心,事情总会过去,但如果患者出现食欲减少、无精打采,以及讲话时不自觉流泪,就是忧郁症状,需要家人更多的陪伴、关怀和包容。”
正视自杀倾向
卢忠胜指出,忧郁症是老年人自杀最重要的预测因子之一,根据一项自杀的研究显示,普遍上每200人企图自杀1人会成功,但若是老年人,则是4人之中1人会成功,这显示老年人一旦决定要自杀,就会采取激烈的手段;所以当我们发现身边老人有此念头时,一定要正视和认真看待,这可能是老人家企图自杀之前发出的讯号。
他说,尤其是身体依然健壮及独居男性若患有忧郁症又萌生自杀念头,其风险和自杀成功率会更高,根据调查显示,虽然企图自杀者以女性居多,但成功自杀的男性会更高,这是因为男性会采取激烈的方式结束生命。
“医学也证明,90%有自杀念头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症,这就是为何政府与民间团体非常重视防止自杀的重要性。”
他说,由于人生经历丰富,老年人一般的冲动性较低,反弹能力较强,但老年人若突遭环境变化或被疾病,例如患有心脏病、中风或癌症,有很高机率会患上忧郁症。
他强调,患有忧郁症或失智症的老人若有慢性疾病,与外界隔离,有研究表明,可能会缩短预期的寿命,这群老年人是极需社会关注的群体,特别是独居老人缺乏人际互动,很容易被忽略而发生受虐或受暴问题。
下篇预告:不仅忧郁症,老人失智症(Dementia)也是高龄化社会的典型疾病,它与阿尔兹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称老人痴呆症,一旦家中有长者患上此病,对于病患和家属而言,都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