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对“松鹤之夜”可有印象?对星洲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陌生。
松鹤之夜是星洲传统文化品牌活动之一,一般上在农历正月初七举办,以提倡孝亲敬老为活动宗旨。
ADVERTISEMENT
我每次都跟同事说,办完“松鹤之夜”,我的新年才真正“开始”,因为只要此活动一日未举行,即便是新年期间,我都无法好好放松心情过年。
从草拟赞助信函、对外征求赞助品、协调节目流程、过目宴席菜单、联系演出单位、运输礼品规划、设计报名程序、新闻宣传、嘉宾座席安排等,直至活动会场所有小细节,都需要一一完成。单看以上工作清单,即使是大年初一的假日,心中还是挂念着活动的筹备事宜。
办一场这样的活动,除了“天时”、“地利”是必要条件,我更在乎“人和”这一环,办活动终究需要足够人力。
我在2013年加入星洲日报大北马团队,10年的光景,活动从幕后支援转到幕前策划,发现有种文化是外人不会理解的,对于很系统化的单位而言,或许有些欠缺。这种文化就是无论你来自哪个部门,都需要支援公司活动。
就说星洲松鹤之夜的司仪,原职是记者,日常工作是负责采访,而当被报馆安排支援时,他们到活动现场就得“变身”为台风稳健的主持人。
这么多年来,几乎所有采访部同事都曾被安排过支援业务部的活动,这种文化,催生了一种精神,即“不计较、不区分”的情谊,让整个团队的合作默契升级。
今年也不例外,几乎总动员(包括行政部、业务部、采访部、受众部、广告部)出动。为了推崇孝亲敬老,我们深信孝道不仅是需要陪伴,也需要以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活动后,收到不少读者通过电邮、电话信息,甚至脸书发文转达,表示整个活动看到星洲同事的全力以赴,予以赞赏,甚至分享当询问参与其盛的老宝宝明年是否还要参加时,老宝宝说:“要!一定要报名!”
这些文字或信息,都让我们特别感恩及感动。
我曾跟学生分享过,办活动最大的成就是让参与者感动,自己也感动。
相比许多活动以“最多人参与”、“筹到最多款项”、“办活动次数最多”等这些收获来得更激动人心的,是这句“对这次活动我很感动!”
当然,办活动须精益求精,打破自身局限去调整,避免年复一年,用同一个内容来策划同一类的节目,更重要是,不忘初心的策划活动才是上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